“可我们是怎么做到几千个指标的圆满完成?怎么做到实现国产化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发?”
“那是我们系统性取胜的原因,我们做到了不是每个方面都是第一,但起码每个领域都是第二的目标。”
“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通过各个子系统的优化组合,部件与部件、分系统与分系统之间的功能匹配和补偿,最终实现了总体性能最佳,让1+1>2!”
“咱们这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坦克,还是像以前一样摸着大毛子和西方的路子吗?”
“也不是嘛!大不列颠、发国、大毛子的第三代坦克咱都看过、研究过,但最终咱们还是选择了没有模子,博采众长,走自己的路!”
“从系统性的方法论,到第三代坦克真正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咱们都能集各家之所长,怎么今天不行了?”
“那篇关于重装合成旅的文章,在座都看了吧?”
“怎么?写出未来战争标准‘白皮书’的人,你们不邀请,是要咱们9910项目之后成为陆军装备里的特立独行?”
.........
祝老语气稍稍重了些。
可三段话说完,像是‘托孤’般从头回顾完9910项目,全场肃静,鸦雀无声。
反驳?
拿什么反驳?
从里到外,方方面面都被讲了个透。
即便是再硬的‘山头主义’,再高傲的马伯铭也不得不信服。
‘非他不可’,更是话语中透露出的决定。
这要是再不能好好听话、配合工作,祝老也能有手腕做到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力排众议,祝老不是第一次了。
但这次,祝老格外看重。
因为他老了,真的老了。
从第一、第二代的主战坦克仿制,走到今天的第三代终于实现自主研制,他已经燃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没有精力了。
而还想要坦克技术实现跨越,成就更高的未来,得靠年轻人。
他是一个老兵,
他只想为大国的‘战车梦’,再贡献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他也想....有生之年,看看东方大国坦克未来可能的摸样。
或是亲眼看着东方大国的坦克,走得更远,越远越好,越远越好......
..........
.......................
ps:五更万字结束!求鲜花、月票、评论支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