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曾亲眼见证过此类行为的严正处理,回忆起那肃穆的场景,她心中不禁生寒,原本想前往工厂滋事的念头也随之烟消云散。
“淮茹啊,这免费的伙食一停,咱们家的生计可就成了大问题,你得琢磨个法子出来!”
贾张氏忧虑重重地说道。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他们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尤其是棒梗,我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们。”
秦淮茹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家庭的经济困境。
贾张氏虽不再高声喧哗,但内心的焦虑并未减轻,只是换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表达。
她从不直接吐露个人的欲望或怠惰,总是以孩子的名义提出需求,仿佛自己是在无私地为家族牺牲。
然而,每当家中出现美味佳肴,她争夺起来也是毫不手软。
她对子女,特别是棒梗,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种爱中也不乏私心的成分。
每当话题触及孩子,棒梗等几个孩子便迅速聚拢,纷纷抱怨起伙食的单调乏味。
“妈,怎么又是这些素菜,连点肉末都没有,我不想吃了!”
棒梗在别处发泄完不满后,转而向母亲撒娇抱怨。
作为家中的宠儿,他享受着特别的优待,即便犯错也常有傻柱这个“挡箭牌”为他承担,这让他在行为上更加放纵。
“妈妈,我也想吃肉。”槐花和另外两个妹妹也纷纷响应,眼中闪烁着对肉食的渴望。
面对孩子们充满期盼的眼神,秦淮茹的心顿时柔软起来。
她深知自己是孩子们最坚实的后盾,而家中的每一口食物都优先满足着孩子们的需求。
“我有个想法。傻柱虽然丢了饭盒,但他工资不菲,每月有三十七元之多。
他单身一人,开销有限,这些年下来理应有些积蓄。
如今他让我们家陷入困境,总得有个说法吧?不如您去找他谈谈,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些补贴。”
贾张氏脑筋一转,又想出了一个主意。
秦淮茹轻叹一声,从衣兜里摸出仅有的十四元钱:“妈,我懂您的意思。
我已经找过傻柱了,他确实没存下什么钱,这就是他全部的积蓄了。我明天就拿这些钱去买些肉回来。”
望着这微薄的收入,贾张氏的脸色愈发阴沉,她不满地嘀咕道:“他挣那么多钱,居然没什么积蓄?真是无能!也难怪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成家。”
话锋悄然转向,当话题不经意间触及傻柱之时,贾张氏的心思却悄然飘向了邻家的一抹身影。
“淮茹,你可有耳闻?后院那位李平安,竟一跃龙门,成了七级炊事员,月薪之丰,足有四十一块五,真是令人艳羡不已。”
“忆往昔,他对我家多有关照,怎知近来交往渐疏,仿佛隔了层纱。”
“邻里间,误会难免,只要心结解开,便是春光明媚。你不妨亲自走一趟,看看能不能重拾旧情,或许能为我们家带来些帮助。”
“他昔日之恩,我家今有困境,他岂能忍心袖手旁观?”
贾张氏的这番话,流露出的依赖之情,与秦淮茹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在这一点上竟是如此默契。
秦淮茹步入李平安宅邸的那一刻,满心期待着能找回往昔的温情,不料迎接她的却是李平安那冷漠如霜的眼神。
“有何贵干?莫非又是为生计所迫?”他的言辞直接,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