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接过李承道手上的彩色图本。
虽然他对图本的颜色、样式好奇。
但他更好奇的是里面的诗句。
随意翻开一夜便开始读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庆帝那充满威严的帝王之音,来朗读这首李白的《将进酒》,那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场众人都听的痴了。
连李承道也不例外。
“好诗,有气魄。”读完,庆帝毫不吝啬的赞叹道。
现场群臣也清醒过来,齐声唱彩:“好诗!”
庆帝兴致大开,又随意翻到一页念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诗念罢,现场群臣再次齐声唱彩:“好诗!”
..
庆帝没有在念反而转头看着李承道问到:“这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怎么说?”
李承道闻言也不慌,这世界上没有周公这个典故,最终解释权在自己,于是低头开始瞎编道:
“周公是一位有才能的大儒,这句指的是如果天下文人都来,他都可以将吃到嘴里的饭吐出来,接待贤士,形容求贤心切。”
听到李承道的解释,庆帝笑容更盛,连忙点头道:“对,作为皇室子弟就要有这样的心胸,好。”
在场众人也都纷纷点头。
而范咸则是看着李承道眼睛瞪的老大。
李承道看到了范咸的表情,他知道此时范咸心里想的一定是:“这家伙真TM能扯淡”。
“来,把这诗集从头到尾读一遍,让百官,让天下都欣赏一下。”
庆帝爱不释手的看了看诗集,然后对着身边的护卫道。
护卫闻言伸手要接庆帝手中的诗集,但这时太子突然出现在了庆帝面前,他躬身开口道:“陛下,还是儿臣来念吧。”
庆帝点头,把诗集递给了李承乾。
不知何时,包房里的桌子已经抬到了包房外边,庆帝自然的回到了座位上。
太子李承乾整理了一下仪容拿起诗集开始念了起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一段段经典诗句提前重现在了这个世界。
在场群臣都在细细品读,有的摇头晃脑,有的以诗下酒。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渐渐的越读越多,群臣们的脸色也渐渐变成了震惊。
这么多极妙的句子,平时一首都难得,今天却如同如同倒豆子一般倾斜而出,怎能不让人震惊。
这诗句里有儿女情长、有家国情怀。
有人生豪迈也有落寞悲凉。
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的感叹。
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畅想。
在场群臣大多都是自语天才,但今日他们油然生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