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奇才颇多,但溯古以降,也断然不会有像今天这般的景象。
庆帝也是听的呆了,唐诗三百首,他原以为这只是个名字。
但如今一看,真的有三百首?
另一边二皇子李承泽、长公主李云睿、还有范若若全都呆若木鸡。
正在读诗的太子李承乾也是五味杂陈,从心里他是惊叹的,但他此时更多的是恐惧。
在场没有惊呆的只有李承道和范咸了。
此时范咸心中也是很复杂。
按道理说李承道背诗跟他没什么关系,毕竟也不是他的。
但他就是有一种被人抢夺的感觉。
他脑海里生出了一个在皇宫大堂之中自己洋洋洒洒背诗的场景。
当时群臣仰望的是自己...
这个荣誉本应该是我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所以太子李承乾每读一首他熟悉的诗,范咸心中愤怒就加一分。
李承道这边则是眼睛看着众人的惊讶。
脑海里听着系统叮叮当当的声音。
真是,愉快的不能太愉快了。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终于,最后一首了。
太子李承乾心中想着。
不知是嗓子受不了了还是心脏受不了。
安静,一片安静。
李承乾看着眼前呆若木鸡的群臣。
不知是嗓子痒痒还是故意为之,轻咳了两声。
“咳咳。”
这两声轻咳回荡在酒楼内。
“哄~~”现场如同水库中开闸之后的洪水,现场沸腾了。
群臣也顾得君前失仪之罪了,纷纷起身鼓掌欢呼着。
“太好了,太牛逼了。”
“这得上百首了吧?”
“何止,我查了,一共二百九十八首。”
“文王之名,当之无愧啊。”
“庆国有文王,何愁文脉不兴啊...”
“文王千岁,庆国之福。”
不知谁喊了一句,群臣异口同声的高呼。
“文王千岁,庆国之福。”
“文王千岁,庆国之福。”
李承道一听吓蒙了,功高盖主可不是好事。
于是咣当跪地,高声喊道:“儿臣感谢陛下栽培,没有陛下就没有儿臣的今日。”
“陛下万年,庆国万年。”
李承道可视用出吃奶的力气了,这一嗓子居然盖过了群臣。
群臣也反应过来,跪地高呼。
“陛下万年,庆国万年。”
庆帝闻言看了李承道一眼,他越看越顺眼。
“不骄不躁,难得。”
然后哈哈大笑。
在场其他几人此时神色各异。
太子李承乾表面赞许,但内心则更加沉重了。
二皇子李承泽和长公主李云睿眉头微皱不知道想着什么。
范若若两眼放光。
范咸则是满脸无奈:
“同样是从神庙出来的,比自己无耻、还比自己会溜须,要不要这么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