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初建,杨家三子积极抗敌,均英勇捐躯。”
“好不容易,迎来了大唐盛世。丝绸之路畅通,吐蕃退兵,东突厥灭亡,大唐无战事。”
“他只想回家侍奉祖父祖母,松州百姓也支持他辞官返乡。”
“陛下!”
说着,侯君集装作真心疼惜杨奇好般跪下恳求:“百善孝为先啊!!!”
那颤抖的语调,精湛的演技,的确像个好长辈的模样。
然而,他那句精心准备、撕心裂肺的“百善孝为先”,却无意中将杨奇好推向了道德的风口浪尖。
哼!
“自古忠孝难两全,所谓国家,有国才有家。”
“他此举置国家利益不顾,只为私家小利。”
“这是不忠不义的行为!”
“没错,明明有能力,却不愿承担责任,只考虑自家。”
“陛下,请惩罚他的不忠之罪!”
果然,随着“百善孝为先”一出口,那些靠口才吃饭的大臣御史们,开始用道德给杨奇好套上了枷锁。
“一派胡言!”
“你们这些搬弄是非之人,除了挑拨离间,还会什么?”
呀!
只见性情暴躁、脸色阴沉的尉迟恭开口呵斥,随即抽出打王鞭。
“我教训你们这些是非不分的东西。”
“大黑哥,冷静,冷静!!”
大黑哥推开想要拦住他的程胖子,欲冲向文官席动手。
现场一片混乱,彻底乱了套。
除了金吾卫和镇殿将军,其他人都不得携带兵器上朝,唯独他大黑哥例外。
那些御史言官被追打,镇殿将军李君羡有气无力地阻拦,也只是做做样子。
他也认为该教训,怎能颠倒黑白呢!
这些人,确实该教训。
“够了!!!!”
李世民火了,大发雷霆。
他的朝堂上,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出打斗,也是没谁了。无奈,礼遇群臣是他的原则。要用种种明君行径,来掩饰弑兄篡位的斑斑劣迹,只能如此。
因此,他的朝堂上,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有时政策决议还真是打出来的。
“大黑哥,冷静!”
“你们也给我闭嘴!”
“什么是不忠不义?”
“侯君集言之有理,百善孝为先,不孝之人何谈忠义?”
“若战事未歇,他辞官倒是不忠不义,是逃避战场。”
“但他是解决了危机,赢得了胜利,之后才辞官的。”
“朕相信,若有战争,他定会再次拿起武器。”
“他为国为家出征,胜利后选择归家尽孝,这才是真正的忠孝两全!”
“做学问,要学会变通,根据实际情况思考,不可教条主义!”
御史言官一听,既然陛下这么说,那就是对的。
立即不加思索地应和:“陛下英明!”
侯君集一听,不对劲啊!
李世民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不仅不追究罪责,反而还成了忠孝两全?
他还没反应过来,李世民那锐利的眼神已盯向侯君集。
“侯君集,你知道错了吗?”
侯君集一阵哆嗦,这皇帝不按常理出牌,他还犯错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