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肩负着部分派出所的职能。
拥有一定的执法权限。
若厂区内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通常会先交由保卫科处置。
只有情节严重的情况才会转交给所在辖区的派出所进行处理。
因此保卫科在平日里也受辖区派出所的领导。
在这个年代,华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度。
工厂中的工人们大多数都被编入了民兵组织。
而保卫科则是工厂民兵的核心力量,也被称作基干民兵。
他们需要定期参加训练。
在应对重大的治安问题或抓捕敌特时,保卫科都会参与行动。
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执行任务。
每逢国庆阅兵活动,民兵方阵中就有不少人来自红星轧钢厂。
单说红星轧钢厂。
厂区占地如此之广,共有三个大门。
保卫科总计拥有一百多名成员。
下设四个小队。
其中三个小队分别负责三大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另一个小队则负责厂区内巡逻及维护治安。
而这百来号人当中,其实存在着不同的派系。
这些派系背后与轧钢厂高层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轧钢厂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一把手王刘义、厂长杨承启、副厂长李德钢、郭付元、赵杜勤,以及工会主席罗伊鑫和妇女主任黄慧芳。
实际上,高层之间最主要的权力角逐在于王刘义、杨承启以及李德钢三人之间。
王刘义资历较深,虽不管生产事务,却又是一把手。
因此其地位相当超然,所有人对他都得给足面子。
杨承启作为主管生产的厂长,位高权重。
对于经营方面的决策基本上都是由他拍板决定。
而李德钢尽管学问不高,但对于分管后勤事务尚能勉强胜任。
另外两位副厂长中,郭付元是杨承启的心腹。
是他身边的左膀右臂。
赵杜勤则是李德钢的人。
正是有了赵杜勤的帮助。
李德钢才能将轧钢厂的后勤管理工作做得还算过得去。
保卫科内部的情况是这样的:
保卫科科长马卫芹是杨承启的手下。
但副科长温伟军则是李德钢的人。
四个队长中,南门队长叶川七、西门队长关毅群以及厂区队长曹高全都是杨承启的人。
只有东门队长林剑属于李德钢那一派。
表面上看来,厂长杨承启显然占据了上风。
不过李德钢的实力也不容忽视。
在这家轧钢厂里,他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顾虑到李德钢的背景,杨承启并没有对李德钢采取什么行动。
双方仍维持着表面的合作,使得局势相对平稳。
杨承启先前并未明确告知陈峰会被分配到何处工作,但这并无大碍。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