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节约下来的电费等开支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如果不信,杨叔您可以先试行三个月,之后再做对比,看看效果如何。”
杨承启听得认真,点点头说:
“好的,我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杨承启重重地拍了拍陈峰的肩头,赞许地说:
“你这小伙子,确实跟你爸挺像的,都有学问,肚子里有货。”
陈峰羞涩地笑了笑,但随即眼眶有些泛红,问:
“杨叔,我爸,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呐?”
杨承启叹了口气,正要说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杨承启应声道:“进来。”
趁着还没人进来,他对陈峰说:
“晚上去我家吃晚饭吧,我给你讲讲你父亲的事。”
“好的,杨叔。”陈峰答应着。
随后,一个身穿绿色军装的中年壮汉走了进来,询问杨承启:
“厂长,您找我?”
杨承启起身介绍道:
“老马,这位是我的老战友的儿子,名叫陈峰。”
“我安排他去保卫科,你得多关照一下。”
原来这个人便是保卫科科长马卫芹。
马卫芹严肃地回答:
“是,厂长请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陈峰同志。”
陈峰也随之站了起来,向马卫芹表示感谢:
“谢谢马科长。”
杨承启稍显迟疑地开口:
“原本我是打算让他在保卫科安安稳稳地做份工作就算了,但现在我改变了主意。”
陈峰看着杨承启,一脸不解。
马卫芹询问道:“您的意思是?”
“他的编制依然在保卫科,不过暂时先别派下去,直接归你调遣。”
“但我这里有些事情需要他帮忙处理。”
“所以在管理上你要灵活点,懂我的意思吗?”
杨承启解释道。
马卫芹思索片刻,回应道:
“明白了,也就是说陈峰同志不必遵循保卫科的常规管理制度,算是个机动人员。”
杨承启点点头,认可了他的理解。
然而陈峰心里清楚。
在红星轧钢厂,杨承启是有竞争对手的。
那个人就是李德钢。
如果自己表现得太特殊,可能会给李德钢留下攻击杨承启的机会。
而原著中的杨承启不正是被李德钢算计下去了吗?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