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唐:我,李泰,逆天改命 > 第6章 杜伯伯,你印堂发黑

第6章 杜伯伯,你印堂发黑(1 / 2)

“诸葛亮经常出去云游,并非坐在家里就知道了天下事。”

那诸葛亮在家里怎么可能了解天下大势,他又没有手机。

孔颖达很肯定李泰就是在狡辩,但听着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道理。

再仔细想想,好像还真对,才学高的人不一定有本事。

难道之前的教学方式不对?

孔颖达在考虑是不是该换个方法教书了。

李泰看狡辩了这么久,觉得应该是糊弄过去了,偷偷擦了一把汗。

“本王以为,读书不能只有孔孟之道,对大唐有利的都要读。”

李泰的话让孔颖达都眉头一皱,这是要重现百家争鸣?

“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可是并没有罢掉一个法字。”

“我大唐科举亦有明算科和明法科,农家以农为本的思想亦是深入人心。”

“独尊儒术是为了巩固皇权,但作为皇家人,若是相信只靠孔孟之道就能开创万世基业,那就是笑话了。”

孔颖达知道李泰说的是事实,只是他作为儒学大家,不能承认。

“殿下是想办新学?”

新学?

李泰觉得自己又嘴贱了。

“咳咳,孔老,本王可没说啊。不过我想为平民开学堂。”

李泰只能往大了吹了。

“平民书院?”

孔颖达不由地攥紧了手。

“是有这个想法,大唐自开国以来大兴科举,就是为了广纳天下英才,给寒门世子一个机会。”

“然而寒门士子读不起书,能读得起书的大多是世家子弟。”

“科举取的大多是五姓七望的人,说是他们垄断了朝堂也不为过。”

“所以,只有平民读得起书,才能为朝廷招揽更多的人才。”

五姓七望在大唐是一个庞然大物。

自汉朝推行了察举制,这就把选才的权利给到了士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自此,朝廷用人都得看他们脸色。

他们推荐的人自然是他们自己人。

比起朝廷,他们更在乎的是他们的家族。

魏晋开始,九品中正制以及占田荫客制更是让这些世家壮大无数倍。

直到出现科举制。

李世民也一直想要削弱世家,只是五姓七望垄断了教育。

即使推行科举多年,中榜的也没多少寒门学子。

“不知殿下的书院何时开学?”

孔颖达一直想广施教化,知道李泰要办平民书院,立刻动了心思。

他的愿望说不定就能成真,他在李泰身上看到了希望。

“孔老的意思是?”

“殿下,您的书院应该还缺人吧,你觉得老夫如何?”

孔颖达的样子显得很卑微。

李泰看孔颖达这么着急,心里也是觉得好笑。

趁这机会把开办新学的计划提前也不错。

李泰30多岁就会病死,那一定是要提升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的。

那办新学就势在必行,而且是越早越好。

这老头也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如果书院有要这么一位镇得住的人,那自己会事半功倍。

只是办书院需要钱,去哪里搞钱呢?

孔颖达见李泰不说话,顿时就急了!

“殿下放心,您办新学老夫不管。老夫只是想为教化天下出一份力。”

最新小说: 抽象系顶流 我在废土世界捡垃圾 野渡 重回18岁,清冷学神藏不住了 重生成凰:摄政王掌心谋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网游之绝色魂仆 穿成恶毒后妈,我养崽成了万人迷 祺深 求求你别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