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您来书院我自然是欢迎,只是您看我天天上学,没时间啊……”
“这个好办,陛下那边老夫去说。”
李泰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想着怎么挣钱。
李泰决定去找李世民,要点本金总不过分吧?
来到两仪殿的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
个个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他们正在商量今年的旱情,钦天监奏报,今年关中会出现大旱。
“青雀,你来所为何事?”
“阿耶,孩儿来看看您,看您这么辛苦,来关心关心您。”
“嗯,你有心了。只是今日朕还有要事,你先退下吧。”
李泰目的没达成,怎么可能走?
“阿耶,我看你这脸色,就知道您在发愁什么?”
“哦?那你倒是说说。”
李世民看出李泰是有事,倒想听听他要说什么。
“阿耶和两位伯伯是为钱的事发愁吧?”
“殿下如何得知?”
杜如晦一想,没错啊,如果出现大旱,肯定需要钱粮救济灾民。
只是越王这都能猜到,当真是聪慧。
“我看你们的脸色就知道这事儿不小,您想想,这朝中大事有几件是跟钱没关系的?”
“哦?哈哈哈哈,殿下倒是个妙人。”
这细细想来,还朝中大事还真是大都跟钱有关。
“也难为两位伯伯了,阿耶雄才大略,乃是英明圣主,跟着这么一位陛下,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李世民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好像他是败家子似的。
这逆子看来是皮痒了!
正想着打一顿,只见李泰悄悄挪到了他够不着的地方。
房玄龄和杜如晦憋着笑,心里对这话也是极为认同。
“杜伯伯,我观你印堂发黑,怕是有疾,不如让御医好好诊治一番,有病则治,无病则防。”
杜如晦再有两年就会因病而死,李泰想帮他一把。
咳咳
是李世民的声音,他觉得李泰就是胡说。
李泰赶紧转移话题。
“阿耶,两位伯伯,你们是守着宝山不自知啊!”
“你们是不是把盐税忘了?”
“盐税?”
这时候的唐朝是没有盐税的。
唐朝的制度是沿袭了隋朝,隋文帝那时候经济稳定,农业税够花了,盐税就取消了。
历史上唐朝重开盐税也是唐高宗之后的事。
“自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开创了盐政,盐铁之利可是立下汗马功劳,仅次于农税。”
“自隋朝以来,盐、铁、酒皆无税。”
李世民是知道这些的。
他更好奇李泰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他才多大,莫非是天才?
“殿下,如果征收盐税,那盐价势必涨价。”
“房伯伯,想必您不知道盐商有多有钱吧?”
“盐的买卖也大多在五姓七望手里,百姓辛辛苦苦种田吃不饱肚子却要交税,而盐商牟取暴利却无需交税。”
“如果征收盐税,国库丰盈,那阿耶就可以稍微降低农税。”
“盐价即使有所增长,对百姓的影响其实也不大。”
李世民三人都不说话,蹙着眉头,脸上写着担忧。
李泰知道这样说服不了他们,必须拿杀手锏了!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