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场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的违规问题,在赵立春滴水不漏的几句话下,被巧妙地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会议室内的气氛,经历了从凝重到松动,再到此刻微妙的平静。
赵立春简单抿了口水:
“关于京州当前的经济状况,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我想和同志们探讨一下。”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并且,要进一步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轨制。”
会议室里再次骚动起来。
在座的各位常委、副市长、各局的头头脑脑们,脸上写满了惊愕。
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试图从对方眼中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双轨制?
这个提法,太过超前,也太过大胆了。
他们参加过无数会议,听过各种报告,却从未听闻如此明确且激进的经济变革构想。
要知道,这场常委碰头的党组会,最初通知的议题只是常规的工作交流。
谁也没料到,老资格的陈岩石会突然向新来的市长发难,直指作风问题。
更没人料到,赵立春不仅轻松化解了危机,反而借此机会,抛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改革思路。
这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会议的走向,彻底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至于赵立春,他内心自有盘算。
既然命运让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坐上了京州市长的位置,就不能辜负这份机遇。
利用前世的记忆,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按部就班,而是要大刀阔斧,锐意进取。
他的目标,绝不止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
早日进入省委,成为汉东的一把手,甚至……将那个“副国级”的“副”字去掉。
如果能在这一世实现这个目标,那《人民的名义》,或许就真的要变成他赵立春的名义了。
想到这里,他嘴角的弧度不易察觉地加深了一丝。
“赵市长,您的意思是……”
一位排名靠后的常委,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巨大疑问,身体微微前倾,试探着开口问道。
“我要在京州,首次提出并试点‘放权让利’的政策!”
“放权让利?”
这个词汇,比“双轨制”更加陌生,更加具体,也更加触动神经。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起又落下。
权力下放给谁?
利益让给谁?
赵立春没有急于解释,他似乎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场注意力的感觉。
他拿起桌面上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文件,虽然并未翻开,但这个动作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胸有成竹的信号。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文件封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我们要将一部分过去由政府牢牢掌握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企业。”
“让企业,尤其是我们的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给他们松绑,让他们活起来。”
“同时,”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扫过全场。
“我们也要让利于民。”
“改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发展,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更深的静谧。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赵立春这番话语,以及话语中蕴含的决心与魄力,深深震撼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历过过去的运动,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部就班。
对于市场经济,对于放权,对于让利,内心深处充满了疑虑甚至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