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通知下达得很快。
高育良,调任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级别:正处级。
消息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相对平静的京州官场瞬间引爆。
整个官僚体系都为之震动。
轩然大波骤起。
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
谁都没有想到,赵立春履新后的第一个重要人事任命,竟然会落在一位大学老师的头上。
还是直接任命为市政府的大管家——办公室主任。
这个位置,历来都是市领导心腹中的心腹才能坐的。
一个秀才?
搞学问的?
他懂什么叫政府运转?他知道怎么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吗?
这在许多老资格的干部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尤其是在陈岩石的眼中。
这简直就是胡闹!彻头彻尾的胡闹!
陈岩石,这位在京州工作多年,以刚正不阿、心系工人著称的老检察长,听到消息时,正在灯下翻阅着关于大风厂改制的文件。
他的手猛地一顿,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就算赵立春不是任人唯亲,那也是在瞎搞!
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关乎无数人的生计,怎么能如此儿戏?
让一个教书的老师,仅仅因为说了几句“实事求是”的话,就一步登天,直接负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
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教书育人跟当官从政,能是一个道理吗?
理论说得再好听,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那是千头万绪,需要的是经验,是手腕,是对实际情况的精准把握。
陈岩石心中憋着一股火。
他深知,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处境,直接去找赵立春提意见,甚至阻止这项任命,是绝对行不通的。
现在的京州市,是赵立春说了算。
这位年轻市长的强势,他在省里的会议上就已经领教过了。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不能就这么看着。
不能看着赵立春凭着一股热情,或许还有刚愎自用,就把京州带到未知的方向。
他的目光落回桌上的大风厂文件上。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直接的路走不通,那就走迂回的路。
他可以在大风厂这件事情上,做点文章。
让赵立春亲眼看一看,工人们的心,究竟是向着谁的。
让这位新市长明白,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赢得民心。
想到这里,陈岩石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大风厂的问题由来已久,矛盾复杂。
赵立春要改革,大风厂必然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而他陈岩石,在工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
他坚信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
于是,陈岩石不再犹豫。
他站起身,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外套,动作迅速,眼神锐利。
他要立刻动身,前往大风厂。
他要亲自去,向那些视他为依靠的工人们,传递一个经过他“解读”的“重要”消息:
新来的赵市长准备接手大风厂了,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要让工人们“明白”,赵立春的改革,很可能会触动甚至损害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利益。
他要点燃工人们心中的疑虑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