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赵立春抛出的橄榄枝,高育良的心脏猛地一跳,随即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加入。
必须加入。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无比清晰,无比坚定。
多年来,那个关于权力的梦想,那个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挥斥方遒的野心,一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从未真正熄灭。
他渴望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他向往那种指点江山的快意。
他享受权力可能带来的满足感,那种改变现状、实现抱负的可能性。
此刻,机会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胸腔里奔腾的热血,脸上却维持着学者的从容与镇定。
当然,这一步踏出,意味着汉东大学将失去一位极具潜力的教授,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象牙塔内的平静生活,即将被波谲云诡的官场风云所取代。
高育良缓步走出会议室,穿过熟悉的走廊,最终迈出了汉东大学的校门。
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一丝暖意,却驱不散他内心的激荡。
心情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接着一波,汹涌澎湃,久久无法平息。
他成功了。
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进入仕途的门票。
但那份巨大的震撼,依旧盘旋在心头,挥之不去。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
赵立春,这位年轻锐意的新任市长,竟然会如此直接,如此不加掩饰地欣赏自己。
甚至可以说是……器重。
原本,他设想过最好的结果,或许是凭借自己“实事求是”的观点,给赵立春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或许会被安排到一个相对清闲的部门,比如政策研究室之类的地方,慢慢熟悉官场规则。
这已经是他敢于想象的极限。
然而,赵立春的许诺,远超他的预期。
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四个字的分量,高育良掂量得清清楚楚。
这意味着信任,意味着期待,更意味着一个真正施展才华的平台。
高育良站在车水马龙的街边,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内心感慨万千。
命运的垂青,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个足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遇。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
这个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他要在官场这片全新的天地里,闯出一番名堂。
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赵立春这份突如其来的知遇之恩。
而对于车内后座的赵立春而言,这次汉东大学之行,收获远比预期要大。
高育良的出现,如同瞌睡时送来的枕头,恰到好处。
招揽高育良,表面上看,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欣赏一个敢于直言的学者。
这完全符合他锐意改革、广纳贤才的形象。
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精心布局,构建属于自己政治班底的第一步棋。
一个微妙的,却至关重要的开始。
毕竟,在外人看来,他仅仅是提拔了一位从未涉足官场的大学老师。
这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谁也不会将此刻的高育良,与未来那个权倾一方的政坛大佬联系起来。
谁能想到,这位今天还略显青涩的政法系老师,未来将会一步步攀升,最终成长为汉东省政坛举足轻重的三号人物。
谁又能预见到,这位看似文弱的学者,有朝一日会成为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距离封疆大吏的宝座,仅有半步之遥。
这一切,都还隐藏在未来的迷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