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反应。
事情很快敲定。
不久之后,一家名为“惠龙集团”的公司在京州悄然注册成立。
公司的股权结构很简单,赵小惠是唯一的股东,全权持有。
杜门,则被任命为集团总经理,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
一切都按照赵立春事先规划好的模式展开。
通过这种方式,赵立春既希望盘活京州的农副产品销售,也巧妙地将政府与商业运营隔离开来,规避了潜在的政治风险。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横杰列夫,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疑惑。
按照之前的沟通,他本应陆续收到大风厂生产的各类产品。
但奇怪的是,运抵的货物,却变成了成批的农副产品、大豆、玉米,还有各种零食罐头。
这与最初的计划,似乎有些出入。
不过,横杰列夫并没有深究。
他选择了沉默,继续按照与赵立春的约定,将一船船钢材等工业物资运往京州。
他明白,与赵立春这样的人物打交道,长久的合作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有些事情,不必问得太清楚。
只要京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所需的物资能够保障,其他的细枝末节,暂时可以忽略。
时间,在各方的忙碌与算计中,悄然流逝。
两个半月,弹指一挥间。
然而,就在惠龙集团的农副产品贸易逐渐步入正轨时,陈岩石那边负责的大风厂,却率先爆出了问题。
而且,是严重的问题。
国内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振。
汉东省内的同行竞争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价格战打得异常惨烈。
陈岩石之前强行拍板定下的生产计划,完全脱离了市场实际。
结果就是,大风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堆积如山,根本卖不出去!
杜门虽然也尝试利用自己原有的销售渠道帮助消化一部分,但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少数愿意接货的买家,还在不断地疯狂压价。
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甚至出现了亏本销售的情况。
工厂的资金链迅速绷紧。
工人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了!
厂区内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这与当初陈岩石信誓旦旦向工人们描绘的美好蓝图,形成了讽刺性的对比。
当初的承诺,如今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不到三个月!
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陈岩石的“亲自督导”下,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大风厂,就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
停工的风险,近在眼前。
工人的不满情绪,也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隐隐有失控扩大的趋势!
纸终究包不住火。
大风厂的危机很快被媒体曝光,迅速登上了京州本地新闻的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