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盘点皇帝野史:开局朱元璋卖勾子 > 第39章 玩雕圣手——汉武帝?!

第39章 玩雕圣手——汉武帝?!(1 / 1)

当他将这个金光闪闪的“机械雕”献给汉武帝时,刘彻的脸都绿了!

“妖言惑众!装神弄鬼!”刘彻气得浑身发抖,“你以为朕真的喜欢那劳什子雕吗?!你这是在讽刺朕!来人!将此妖人拿下!以蛊惑圣听、大不敬之罪论处!”

这位方士本想投其所好,结果却拍在了马蹄子上,直接被送进了廷尉府大牢。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邀功,竟然开始在辖区内大肆搜捕各种奇特的鸟类。什么长着三个脑袋的怪鸦,什么能学人说话的八哥,甚至还有人把自家养的、稍微肥壮一点的鸡涂上颜色,也想蒙混过关,献给皇帝。

一时间,从各地送往长安的“奇鸟异禽”络绎不绝,让负责接收的官员苦不堪言。

这些“献礼”,无一例外,都触怒了龙颜。献宝者轻则被怒斥,重则被罢官、下狱,甚至有几个情节特别恶劣、被认为是故意嘲讽皇帝的倒霉蛋,直接被拉出去砍了脑袋。

这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献雕”事件,让原本就因为天幕而疑神疑鬼的汉武帝更加烦躁和愤怒。他下令严禁任何人再以任何形式向他进献鸟类,违者严惩不贷!

这场由“金屋藏雕”引发的荒诞闹剧,才算暂时告一段落。但那些被砍掉的脑袋,那些被打断的仕途,那些被白白浪费掉的民脂民膏,却实实在在地提醒着人们,天幕那看似虚无缥缈的影响,是如何能够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悲剧和闹剧。

历史的记录者,再次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如果说,记录朱元璋的“底层秘辛”和秦始皇的“科幻妄念”,史官们还可以用“妖言”、“异象”等词语来模糊处理,或者干脆选择性忽略。

那么,这一次汉武帝的“金屋藏雕”,则让他们更加头疼。

因为……这事儿它太“具体”了!

有“金屋藏娇”的典故作为参照,有“皇后失宠”的历史背景作为铺垫,天幕甚至还“伪造”了“宫廷秘档”和“内侍回忆”作为“证据”。虽然内容依旧荒诞,但比起前两次,它似乎……更像那么回事儿?至少在形式上,更接近传统史书记载的“宫闱秘闻”。

这让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汉朝史官们(假设司马迁仍在世,或者有其他秉持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史官),陷入了更深的纠结。

太史公司马迁,此刻或许正坐在他的陋室之中,面前摊开着一卷竹简,正是关于孝武皇帝本纪的部分。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对天幕荒诞内容的鄙夷,有对汉武帝这位让他遭受奇耻大辱的帝王的复杂情感,更有作为史官,对如何记录这段“历史”的深深困惑。

天幕播放的内容,他自然是看到了。

“金屋藏雕……”司马迁喃喃自语,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以他的学识和理性,自然不相信这种鬼话。但他又不能完全无视。

毕竟,那天幕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影响力巨大。而且,皇帝本人对此事的反应是如此激烈,甚至为此下达了各种禁令和彻查令。这些,都是无法抹去的历史事实。

那么,该如何下笔?

完全不记?那岂不是对如此轰动的事件视而不见?后人读史,发现这段时间关于皇帝的记录一片空白,或者语焉不详,岂不会怀疑史官有所隐瞒?这有违他“实录”的原则。

如实记录天幕内容?那更是找死!不仅会再次触怒龙颜,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荒诞不经的“伪史”写入正史,岂不是误导后世,让他司马迁一生的心血《史记》沦为笑柄?

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隐晦地提一句?比如,在记录陈皇后被废黜的章节,加一句“时,上好猛禽,颇疏后宫”?

这个想法似乎比较稳妥。既提及了相关信息,又没有直接引用天幕的荒诞之言,还能为阿娇失宠提供一个(虽然可能是错误的)旁证。

但司马迁又觉得,这样做,似乎还是有些……不够坦荡。他仿佛能想象到,后世的读者在看到这句话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联想和猜测,甚至可能比天幕本身的内容更加离谱。

他反复掂量着,手中的笔,提起又放下,放下又提起。墨汁在笔尖凝聚,又渐渐干涸。

最终,他长叹一口气,将那卷关于孝武皇帝的竹简,暂时放到了一边。

或许……有些事情,真的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承载。或许……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去想象了。

但司马迁的选择,并不代表所有人的选择。

宫廷之内,或许有某个胆大的、或者对皇帝心怀怨怼的低级小吏,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偷偷地将天幕播放的内容,以及宫中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事件,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宫廷之外,长安城中,那些好事之徒,那些喜欢猎奇的文人,更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素材。

可能真的有人,会偷偷地撰写一本名为《汉武秘史之金屋神雕情缘》或者《长门宫怨别记:败给禽兽的日子》之类的野史笔记。这些笔记,或许文笔粗劣,或许充满了各种臆想和八卦,但它们却可能因为其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甚至可能在若干年后,被某个不知情的后人,当作“珍贵史料”来引用。

历史的记录,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正史之外,总有野史、传说、笔记、乃至谣言,在不断地干扰、补充、甚至扭曲着人们对过去的认知。

而天幕的出现,无疑是往这潭本就浑浊的历史之水中,投入了一块巨大的、足以搅起惊涛骇浪的顽石。它让史官们在秉笔直书与避讳求生之间的挣扎,变得更加剧烈,也更加无奈。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也是最强的遗忘剂。

随着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以及时间的推移,那场因为“金屋藏雕”而引发的轩然大波,终于渐渐平息了下来。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最新小说: 开局无限资金,今天也在努力花钱 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人在吞噬,成了罗峰的金手指 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 贱妾 都市:我的情绪银行 明月昭昭:禁欲影卫的黑化 高岭竹马竟是我暗恋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