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面前摆满的计算草稿,铅笔芯在纸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为了确定最佳的炮管壁厚参数,他已经连续48小时没合眼,公式推导到第七遍时,突然抓起桌上的算盘,噼里啪啦的拨珠声混着窗外的北风,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江厂长!热压样品出来了!”技术员小李的喊声打破了沉寂。
江晨冲过去时,只见试验台上摆放着十二块不同纹路的钢片,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蓝紫色。他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断面,突然瞳孔骤缩:“就是这个!第三号样品的层间结合度......”
东北兵工厂的蒸汽火车头喷出浓烟,二十辆蒙着帆布的板车缓缓驶出,车上装载着第一批正式服役的107火箭炮。
而此刻的江晨正趴在122毫米榴弹炮的原型机旁,工装裤膝盖处磨出的破洞还沾着机油,完全不知自己心血结晶已踏上征途。
第三野战军第八师指挥部内,参谋长萧红抱着牛皮纸包裹的武器说明书,几乎是撞开了作战室的门:“师长!总部调拨的喀秋莎到了!”
周卫国正在擦拭配枪的手猛地顿住,抬眼望向窗外被战火映红的天际:“喀秋莎?苏联老大哥支援了?”
“比那还玄乎!”萧红扯开包装,露出火箭炮黑黢黢的炮管,“咱们自己造的107火箭炮,说是能打8.5公里,一个齐射就能把足球场大的地方犁一遍!”
周卫国挑起眉毛,伸手抚摸着炮管上的散热纹路:“就两门?能顶什么用?长江上约翰牛的军舰可是带了重炮的。”
“您看这个!”萧红翻出说明书,指着上面的参数表,“单门炮12发连射,杀伤半径12.5米,而且...”他压低声音,“听说这炮能拆开扛着走,咱们的战士摸黑绕到敌人侧后方,来个突然袭击...”
周卫国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抓起军帽扣在头上:“去训练场!”
暮色中的江边阵地,两门107火箭炮静静矗立,在硝烟中泛着冷光。
周卫国蹲下身,看着炮手们将火箭弹装填进炮管,金属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真能打八公里?”他转头问萧红。
“要不要试试?”萧红朝观测员使了个眼色,“就打对岸那座废弃水塔!”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12枚火箭弹拖着尾焰划破夜空,宛如十二条火龙直扑目标。
片刻后,对岸传来连绵的爆炸声,观测员通过望远镜激动地喊道:“命中!水塔直接炸塌了!”
周卫国猛地站起身,军装下摆扫过炮管:“好家伙!给我挑二十个最精锐的炮兵,今晚就开始练!”
接下来的两天,训练场变成了战场模拟地。
炮兵们在泥泞中翻滚着搬运拆解火箭炮,手指被金属棱角磨出血泡也浑然不觉。
老炮兵张铁蛋盯着瞄准镜嘟囔:“这玩意儿比迫击炮灵活多了,就是装填得快,稍慢半拍火箭弹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