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陈胜起义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泽乡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各郡县纷纷诛杀官吏,响应陈胜。昔日六国的关东大地,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处于风暴中心的齐、楚等地,变化尤为剧烈。
变化的局势,改变着人们的命运,昔日高高在上的秦朝官吏,如今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的处境异常险恶。坐视局势发展,就会遭受屠戮;为朝廷守城,只有死路一条;试图起兵反秦,也不为当地百姓所接纳。齐、楚之地的秦朝官吏,大多被杀。
身处漩涡中的秦朝官吏,徒劳地探寻着生存之道。
陈胜起义后不久,会稽郡郡守殷通看出了门道,唯有起兵加入反秦行列,才能保全身家性命。
他决定起兵。但他处境尴尬:虽然身为一郡最高领导,却是秦朝命官,被当地民众视为异类,要想被接受,必须得到地方势力支持。于是就苦寻对策。
思前想后,对策想到了避仇于郡治吴县的楚人项梁身上。
项梁是项燕之子,将门子弟,受家世熏陶,深谙兵法,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
殷通派人把项梁请了过来,与他谋划道:“如今,长江以西各地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国啊!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意已决,起兵反秦,请您和桓楚统率军队。足下以为如何?”
项梁甚喜,赞叹道:“我也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当此亡秦之时,郡守能够当机立断,实乃大丈夫的明智之举。上可不失荣华富贵,下可脱百姓于涂炭。项某深为钦佩,岂敢不受命?只是桓楚逃亡在外,一时恐怕难以找到。”
殷通忙问:“如果一时找不到,足下可否独当此任?”
项梁踌躇道:“桓楚是楚国名将,百姓信服他。而梁未在军中任过职,恐怕难以服众。此事非同小可,务必慎重。我想,还是找到桓楚为上策。”
殷通道:“足下可以找到他吗?”
项梁道:“我想总有人知道他在哪的。这事交给我吧。”
殷通连忙称谢:“那就有劳了。只是——。”
项梁心领神会,不等殷通说完,就说道:“越快越好。”
殷通会心地笑了。随后将项梁送出门外。
回到住处后,项梁就与侄子项羽商议道:“今天殷通找我商议起兵之事。他想让桓楚和我为将,替他带兵。”
项羽瞪大了眼睛:“替他带兵?要带就给自己带!”
项梁道:“这话说得对!殷通是秦朝命官,由他挑头,百姓不附,断然不会成功!”
项羽道:“那我们就自己干!”
项梁道:“是的,我们自己干!但得首先干掉殷通。今天他让我帮着找桓楚,我想就从这里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