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染就的无礼
八月的午后,烈日炙烤着八家子村的水泥地,连老槐树上的蝉鸣都透着几分倦怠。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前,排着蜿蜒的长队——新到的平价鸡蛋每人限购两斤,这对精打细算的村民来说,是难得的实惠。
队伍里,七岁的林小满踮着脚,攥着奶奶给的零钱,眼神里满是期待。她身后站着位银发老太太,约莫七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穿着熨烫整齐的真丝衬衫,手上还挎着精致的藤编包,一看就与寻常农妇不同。听说是村里老李家在城里教书的姑妈,退休后回来小住。
“这队伍怎么这么慢啊!”老太太突然拔高声调,用手帕扇着风,“大热天的,也不知道店家会不会做事。”她的抱怨引来了几道目光,但大家只是默默擦着汗,无人接话。
终于轮到小满时,她却发现口袋里的钱少了一张。小女孩急得眼眶发红,翻遍了所有口袋,连书包夹层都掏了出来。“小朋友,是不是钱不够呀?”店主是个和善的中年人,“要不先拿回去,下次再给?”
“使不得使不得!”老太太突然挤到前面,“小小年纪就想赊账,这风气可不好。”她转头对店主说:“我这两斤鸡蛋先称吧,别耽误大家时间。”
“奶奶,我马上就......”小满话没说完,就被老太太打断。“让开让开,别挡着道。”老太太不客气地把小满推到一边,将篮子重重放在柜台上。
队伍里响起一阵骚动,有人小声嘀咕:“这老人家怎么这样?”“就是,跟个孩子计较什么。”但老太太充耳不闻,只顾着催促店主快点称鸡蛋。
这时,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从队伍后面蹒跚走来。“同志,能不能让我先买?我老伴生病,想吃鸡蛋羹......”他话音未落,老太太就冷笑一声:“大家都等着呢,凭什么你特殊?难道就你家人生病?”
老爷爷涨红了脸,嗫嚅着说不出话。小满再也忍不住,站出来说:“奶奶,您这样不对。老师说,要尊老爱幼,互相体谅。”
“小屁孩懂什么!”老太太瞪了小满一眼,“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轮不到你教训!”她一把夺过称好的鸡蛋,转身就走,却不小心撞翻了老爷爷手中的拐杖。
老爷爷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小满眼疾手快,扶住了他。“爷爷,您没事吧?”她小心翼翼地捡起拐杖,又转身对老太太说:“奶奶,您应该道歉。”
“道歉?我凭什么道歉!”老太太的声音愈发尖锐,“我在城里教了一辈子书,还轮不到你个乡下丫头教育我!”她扬了扬手中的鸡蛋,“我花钱买东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围观的村民们再也看不下去了。“老人家,您这话说得可就过分了。”“就是,一点教养都没有。”“这么大年纪,还不如个孩子懂事。”
老太太的脸涨得通红,还想争辩,却见小满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发绳,把散落在地上的零钱仔细捆好,又从书包里拿出一块饼干递给老爷爷:“爷爷,您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说完,她转身对店主说:“叔叔,我不要鸡蛋了,把钱留给爷爷买吧。”
店主红了眼眶,不仅给老爷爷称了鸡蛋,还额外送了几个西红柿。老太太看着眼前这一幕,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灰溜溜地挤出人群,消失在巷口。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八家子村的青石板路上。小满牵着老爷爷的手,送他回家。一路上,老爷爷不住地夸她:“好孩子,比那些大人都强。”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人们纷纷感叹,有无教养,从来都与年龄无关。满头银发未必代表德高望重,稚嫩孩童也能展现出令人敬佩的善良与懂事。而那位老太太,自那天之后,再也没来过小卖部,村民们偶尔提起她,也只是摇摇头,感慨一句:人啊,不能白长了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