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长安城。
房遗爱——不,现在应该说是张明远的意识主导下的房遗爱——站在杜如晦的府邸外,眉头紧锁。
杜如晦,唐朝开国功臣,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倚重的谋臣之一。然而,历史上杜如晦在贞观四年病逝,年仅四十六岁。而现在,杜如晦已经重病卧床,太医束手无策。
如果能救活他,历史会不会改变?
房二郎,你怎么来了?杜府管家见房遗爱登门,略显惊讶。毕竟房遗爱平日浪荡不羁,与杜家并无深交。
听闻杜公病重,特来探望。房遗爱沉声道。
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他引入内室。
一进屋,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杜如晦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几名太医围在床边,低声讨论着病情,却个个摇头叹息。
房遗爱?杜如晦微微睁眼,声音虚弱,你……来做什么?
房遗爱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杜公,晚辈略通医术,特来一试。
此言一出,满屋哗然。
房二郎,莫要胡闹!一名太医皱眉,杜相国之病,连我等都束手无策,你一个……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你一个纨绔子弟,懂什么医术?
房遗爱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包银针——这是他这几日按照现代中医理论,命铁匠特制的。
杜公是否高热不退,胸闷气短,咳中带血?他问道。
杜如晦微微点头。
可是痰中带脓,且午后发热加重?
太医们面面相觑,杜如晦的病症确实如此。
房遗爱心中已有判断——**肺痈!**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肺脓肿。在古代,这几乎是绝症,但在现代中医配合抗生素治疗下,并非不可治愈。
杜公之病,乃肺中热毒积聚所致。房遗爱沉声道,若信得过晚辈,我可一试。
杜如晦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好……老夫信你一次。
房遗爱深吸一口气,先以银针刺入杜如晦的肺俞、尺泽等穴位,疏通经络。随后,他取出一包药粉——这是他用酒蒸馏提取的简易抗菌成分,虽不如现代抗生素,但足以抑制细菌繁殖。
杜公,此药需以温水送服,每日三次。
杜如晦服下药后,房遗爱又写下一张药方:**鱼腥草、金银花、黄芩……**全是清热解毒之药。
三日后。
杜如晦的高热退了,咳嗽减轻,竟能坐起来喝粥了!
消息传开,整个长安震动。
房二郎竟有如此医术?
杜相国被太医宣告无救,竟被他治好了?
杜如晦病愈的消息传遍长安,朝野震动。房遗爱一夜之间从纨绔子弟变成了神医,连唐太宗都对他另眼相看。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时,父亲房玄龄却将他叫到了书房。
房玄龄端坐案前,神色凝重。他年近六旬,鬓角微霜,但目光依旧锐利如刀。
遗爱,你近日所为,为父都看在眼里。房玄龄缓缓开口,救杜相国,本是善举,但……
房遗爱心中一紧:父亲,孩儿只是略通医术,不忍见杜公受苦。
房玄龄深深看了他一眼:你自幼不学无术,何时精通了医术?
房遗爱哑然。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个穿越者,带着现代医学知识吧?
为父不管你是从何处学来的本事,房玄龄沉声道,但朝堂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突然展露医术,已引起不少人注意,甚至有人怀疑你是否得了什么异术。
房遗爱心头一震——在古代,异术可是大忌!
父亲的意思是……
万年县的庄子,你去住一段时间。房玄龄淡淡道,远离朝堂,静心思过。
房遗爱明白了——父亲这是要把他流放,免得他惹出更大的乱子。
孩儿遵命。他低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