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安济村里,烈日炙烤着大地。房遗爱走到安济庄的农田,眉头越皱越紧。田里的庄稼蔫头耷脑,本该绿油油的叶子泛着枯黄,干裂的田地上纵横交错着龟裂的纹路。
郎君,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怕是要减半了。老农王老汉佝偻着腰,粗糙的手指抚过干枯的庄稼,渭河的水位降了三尺,水渠引不上来水啊。
房遗爱蹲下身,抓起一把干燥的泥土,看着细碎的土粒从指缝间滑落。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渭河,河面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确实比往年同期要低得多。
庄里还有多少存粮?
只够吃到秋收。王老汉愁眉苦脸,若是减产,怕是
房遗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带我去看看水渠。
一行人来到庄子的引水渠旁。这条三尺宽的水渠从渭河引水,本该汩汩流淌的渠道如今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泥浆,几只青蛙在泥浆里蹦跳着。
往年这时候,水能漫过脚踝呢。王老汉叹息道。
房遗爱沿着水渠往渭河方向走去,约莫百步后停下脚步。这里地势比河面高出近一丈,水渠在此处设有一个简易的木制闸门,如今闸门大开,却不见一滴水流进来。
水位太低,水进不了渠。王老汉解释道。
房遗爱凝视着远处的渭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前世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水车图样。他双眼一亮:我有办法了。
安济庄的书房内,房遗爱伏案疾书,一张张草图铺满了整张书桌。春桃端着茶点进来,好奇地凑近看了看:郎君画的这是什么?像个大轮子。
这叫水车。房遗爱头也不抬,继续在纸上勾画,能自动把河水提到高处,灌溉农田。
春桃瞪大眼睛:世上还有这等神奇之物?
房遗爱笑而不答,将画好的图纸递给一旁的王福:去找庄里最好的木匠,按这个图样先做个模型试试。
三日后,一个直径三尺的小型水车模型在庄子后院的小溪边架了起来。房遗爱亲自调整着水车的角度,当水流推动叶片转动时,绑在轮缘上的竹筒依次没入水中,舀起水后又随着轮子转动将水倒入高处的水槽中。
成了!房遗爱拍手叫道。围观的庄户们发出阵阵惊叹,几个老农甚至跪倒在地,对着水车连连叩拜,口中念叨着神物。
这不是神物,只是些木料和巧思罢了。房遗爱扶起老农们,王福,立刻召集全庄木匠,我要在渭河边建十架大水车!
五天后,渭河岸边矗立起十架巨大的水车,每架高达两丈,轮缘上均匀分布着四十个竹筒。河水推动叶片,水车缓缓转动,竹筒不断将河水舀起,倒入高处的水渠中。清澈的渭河水顺着水渠流入干渴的农田,滋润着奄奄一息的庄稼。
这一奇观很快引来了周边庄户的围观。每日都有数百人聚集在河边,对着转动的水车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房二郎真乃神人也!
这水车一转,省了多少人力啊!
我家要是能有这么一架水车...
房遗爱站在河堤上,看着源源不断流入农田的河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程处默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道:房二,你这次又搞出大动静了。我爹听说后,非要我带你进宫面圣,说这等利国利民之物该献给朝廷。
房遗爱早有预料:不急,等水车运转稳定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