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襄儿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微微发白。她既担心陈小七的安危,又忧虑此事背后的蹊跷。
丐帮此举实在反常,莫非...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时间分界线——
时间倒回一点。
大街上。
“卖报咯!新鲜出炉的《乞儿时报》!”
报童清亮的嗓音在街巷间回荡,他灵活地穿梭于人群中。
“给我来一份儿。”
“还有我”
数月以来,在丐帮与胡家的推波助澜下,《乞儿时报》从最初无人问津的小报。
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流社会不可或缺的身份象征。
如今,若是哪户商贾家中没有订阅这份报纸,反倒会遭人耻笑。
商人们更是将其奉若至宝,字斟句酌地研读着报上的每一条消息,唯恐错过任何风吹草动。
报童将最后两份报纸递给两位衣着华贵的客人后,
又扯开清亮的嗓门,继续沿街叫卖起来。
“城东米价跌了三文,城西绸缎庄昨夜走水!”
“秦淮河新来的画舫姑娘芳龄几何,这里都写得明明白白!”
“三文钱——哎哟!”
报童的吆喝戛然而止,一个布衣老汉拦住了他的去路。
老汉从怀中排出九文大钱,铜钱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给老夫来三份。”
报童抬头正要道谢,目光却越过老汉肩头,瞥见身后那个始终低着头的挑担汉子。
那汉子身形魁梧,扁担两头的竹筐隐约露出刀鞘的轮廓,脚步却轻得如同猫儿。
“客、客官您拿好...”
报童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递报纸的手指微微发颤。
老汉接过报纸的动作带着某种熟悉的威严,展开纸张的架势,竟像是在批阅奏章。
头条《丐帮总帮扣押陈帮主,原因竟是……》的墨迹尚未干透,在晨光中泛着新鲜的油墨光泽。
突然,不远处一辆装饰考究的马车疾驰而过,扬起一阵尘土。随后又潇洒而去。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刚才发生的事。
眯起眼睛,低声道:“那是胡家的马车吧?倒是个聪明的主儿。”
身后的毛骧依旧低着头,声音却清晰地传来:
“回...陛...老爷,车里是胡家小姐胡襄儿和丫鬟春桃。”
说完便又恢复了沉默,只是那挑担的姿势微微调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朱元璋混在人群中缓步前行,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远去的马车。
他今日微服出巡,正是为了查证近日城中传闻——
乞丐们竟破天荒地宣传起净衣宣传。
这让他想起当年乞食时的光景:那时饥肠辘辘,哪顾得上衣衫褴褛?
有口吃的便是万幸。如今这事蹊跷,定要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