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谈判陷入僵局,或者诸葛大圣表现出较为强硬的姿态时,沈飞总能找到恰当的时机,将话题引向一些轻松的、或者能够引起她情感共鸣的领域。
他会适时地赞美她在专业上的成就,或者不经意地提及一些两人之间“特别”的经历,让她在潜意识中对他产生更多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瓦解她的戒备心理。
例如,有一次,两人因为一个关于风险分担的条款争执不下,气氛一度有些紧张。
沈飞忽然话锋一转,轻声道:“大圣,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酒吧见面吗?那时候的你,言辞犀利,气场强大,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我当时就在想,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一定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眼神中充满了理解和关切。
诸葛大圣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温情攻势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心中的那份强硬,不自觉地就软化了几分。
“我们现在是合伙人了,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人。”
沈飞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风险,我们共同承担;利益,我们共同分享。
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完全的信任和坦诚之上的,而不是冰冷的条款和算计。
你觉得呢?”
在【催眠】的暗示下,诸葛大圣感觉沈飞的话充满了真诚。
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过于计较了?既然已经决定要合作,是不是应该表现出更大的信任和诚意?
就这样,原本看似棘手的条款,在沈飞巧妙的【催眠】引导下,也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接受。
她会不自觉地认为,沈飞的提议,确实是“更合理”、“更有远见”、“更符合双方长远利益”的。
经过数日的“友好协商”,合伙人合同的最终版本终于敲定。
当诸葛大圣看着打印出来的合同文本时,心中百感交集。
她发现,这份合同的条款,与她最初的设想,已经有了不小的出入。
沈飞不仅获得了事务所显著的股份,而且在多个关键业务领域的决策层,都拥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甚至在一些她原本认为不容退让的条款上,最终也以一种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方式,达成了对沈飞更有利的妥协。
但奇怪的是,她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甘或失落。
在【催眠】的持续影响下,她反而觉得,这份合同的签订,是经过双方充分沟通、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公平合理”的。
她甚至为自己能够促成这样一位“优秀”的合伙人加入,而感到一丝隐秘的欣慰。
签约仪式被安排在一家高档会所的签约厅。
没有邀请过多的外部人士,只有双方的核心团队成员,以及见证律师。
诸葛大圣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妆容精致,力图展现出自己作为大圣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的从容与气度。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平静的外表下,她的内心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沈飞则是一如既往的沉稳自信,他身着深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与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容寒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成功人士的魅力。
当司仪宣布签约开始,诸葛大圣和沈飞并肩坐在铺着红色绒布的签约台前。
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