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庞统手指着地图上的益州方向,声音激昂地说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番话,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侧重于立即夺取益州作为立足之本。
刘备听得心潮澎湃,大为折服,当即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一同参赞军机,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看到这里,在场的帝王名臣们,对这位“凤雏”的才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秦始皇冷哼一声,心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夺取益州,谈何容易?”他对这种尚未成功的谋划,并不太看得上眼。
汉武帝刘彻则点了点头,赞道:“此人见识不凡,对天下大势分析得颇为透彻。
取蜀之策,也算得上是深谋远虑。
刘玄德能得此人辅佐,确是一大臂助。”
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房玄龄道:“玄龄,你看这庞统之策,比之孔明的隆中对如何?”
房玄龄沉吟道:“陛下,二人之策,大方向一致,皆主张联吴抗曹,先取荆益以为根基。
孔明之策更为宏大长远,而庞统之策,则更注重眼前的实际操作,更为急切一些。
若论时机,当时刘备刚刚占据荆州数郡,根基未稳,庞统力主取蜀,亦有其道理。
毕竟,夜长梦多,刘璋暗弱,若不及时取之,恐为他人所趁。”
曹操摸着胡须,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之前对庞统的印象,更多的是“连环计”的献策者,以及其貌不扬的外表。
如今看来,此人的战略眼光,确实不在诸葛亮之下。
若是当年自己能够将其招致麾下他不禁暗自摇头,错过了,便是错过了。
光幕上的画面继续流转,展现的是庞统随刘备入蜀的场景。
刘备以帮助刘璋抵御张鲁为名,率军进入益州。
在涪城,刘璋盛情款待刘备。
酒宴之上,庞统向刘备献策,建议在宴会上擒杀刘璋,一举夺取益州。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庞统低声对刘备说道,眼神中闪烁着果决的光芒。
然而,刘备却犹豫了。
他认为这样做有失仁义,毕竟刘璋与他同为汉室宗亲,而且是对方邀请自己入川的。
“此大事也,不可仓促。
且璋与吾同宗,不忍相图。”
刘备摇了摇头,拒绝了庞统的建议。
庞统见状,叹了口气,又献上中策与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