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巨浪 > 序 不一样的历史 九

序 不一样的历史 九(1 / 2)

?

平静的海湾内,数十艘庞大的战舰分成三列,在海面上组成了三条长龙。

当首的旗舰上,一名中年将领整透过单筒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海滩。

当时,望远镜还是极为希罕的东西,只有高级将领才能配备。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望远镜仅仅只是将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中年将领转过了身来,面色肃穆的朝副官点了点头。

他就是袁承宗,帝国前首辅袁崇焕的长孙,现任帝国东洋舰队司令官。

片刻之后,隆隆的炮击声打破了海湾的平静。随着担任炮击主力的战列舰编队靠近海岸线,之前一直在战列舰后方的运输船队冲了上来。

不到一个时辰,数千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冲上了海滩。

“将军,还要继续炮击吗?”

“当然,打到小日本服软为止!”袁承宗冷冷一笑,“炮击继续向后延伸,但是不要轰击皇宫,老子今天晚上还要到皇宫里睡觉呢,哈哈……”

隆隆的炮击声中,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排成整齐的战线,开始向不远处的东京推进。

毫无疑问,在明军舰队强大的炮火打击之下,脆弱的日本军队根本不堪一击,更无法抵挡明军陆战队的凶猛进攻。

黄昏前,地面上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

在数十名卫兵的陪同下,袁承宗来到了已经被陆战队占领的东京城,并且按照他的预期进入了日本天皇皇宫,即以往的江户城。

次日,日本天皇的代表在《开关通商条约》上签字,第一次明日战争结束。

导致这场战争的因素很多,可是归根结底,仍然是大明帝国资本家对高额利润,以及海外市场的欲望起到了主导作用。

在大明帝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走向了资本主义,欧洲各国受到大明帝国影响,也逐步转型的时候,日本却处在水深火热的内战之中。

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之前,对大明帝国来说,日本根本不是问题。

当时,日本的内战对帝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说别的,帝国商人贩卖到日本的货物就要比贩卖到欧洲的货物贵上好几倍,特别是火铳、火炮等先进火器,更是达到了与黄金等价的地步。

比如,当时一支火铳在帝国的价格也就二两白银,在日本却价值十两黄金!

另外,日本缺乏白银,一两黄金只能兑换三两白银。可是在大明帝国,一两黄金则能兑换十两白银。利用这一点,帝国商人在出售货物的时候以白银计价,购买货物的时候则以黄金计价。结果,一进一出,从日本“掠夺”了大量黄金。

当然,向日本贩卖粮食,药材也是极为赚钱的买卖。

不说别人,郑成功的郑氏家族就通过帝国与日本间的贸易捞到了第一桶金,并且成为了帝国最庞大的海商家族。

可是,日本内战终有结束的一天。

随着德川家族崛起,加上持续了上百年的战乱使日本社会濒临崩溃,人心思稳。到张居正出任帝国首辅的时候,日本内战基本上结束。

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之后,德川家族一方面振兴国内生产,一方面寻找发展机遇。

当时,大明帝国正是日本学习的楷模与榜样。

问题是,德川家族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战乱对日本造成的严重危害。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大量“失业”的武士,军人离开日本,在琉球王国,以及大明帝国东南海域集结,劫掠过往船只,甚至登陆袭击沿海村镇,掠夺财物。

这就是被大明百姓恨之入骨的“倭寇”。

面对倭患,张居正一面遣使前往日本,强烈要求日本幕府加强对国内民众的约束,严惩四处劫掠的倭寇。另外一方面,则委派戚继光等将领到东南沿海组建抗倭军,并且调集舰队,打击倭寇老巢。

当时,德川幕府的政权还不稳固,根本不敢与大明帝国对抗。

同样的,在戚继光等将领的努力下,东南沿海的倭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是,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

随着帝国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内政治改革,特别是满人叛乱爆发之后,日本对待帝国的态度发生了幡然转变。

当时,德川幕府不但暗中支持海上劫掠行动,还染指朝鲜半岛事务。

若不是帝国需要集中力量对付满人叛乱,恐怕早就拿日本开刀了。另外,郑成功在十八岁时消灭的,正是一支得到了德川幕府支持的倭寇势力。

到明历三百零三年(公元1671年)时,帝国东南沿海再次出现倭患。

时任帝国内阁首辅的陈永华并没有急于出兵镇压,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患。

问题是,外交手段能够起到作用吗?

通过与倭寇勾结,德川幕府得到了巨大的好处。现在要德川幕府放弃好处,听从大明帝国的调遣,可能吗?

外交交涉未果之后,陈永华只能选择另外一种极端手段。

明历三百零五年(公元1673年),帝国议政院以高票通过了《海患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授权帝国内阁调动帝国的一切军事力量,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平息,最终一劳永逸的解除帝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也就是说,帝国议政院将所有权力交给了内阁首辅。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