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悍赵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高调,阳谋

第一百三十五章 高调,阳谋(1 / 2)

? 第一百三十五章高调,阳谋

去了东武的范雎怎么想,要怎么做,别说完全被蒙在鼓里的赵胜不知道,就连季瑶也无从知晓,一切都在临机变动之中,即便范雎也未必能完全预料到自己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他在做这一切时需要利用平原君府和东武县衙的威名,却又要时时处处的防备着他们窥破自己的想法从而掣肘。他有许多帮手在替他忙碌,但说回来这一次却又是他一个人在奋战,情形比在义渠时还要凶险万分,至少……如履薄冰。

表面上来看,范雎是在慷赵胜之慨,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为主君买好,但至少买好本身并没有错,这本来就是赵胜交给他的任务,而且也没说让他具体怎么办,那么邹同他们就不会有什么话说,即便有意见也只能回邯郸之后再向赵胜打小报告,此时只能完全按范雎的安排去办。

减一成租子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佃农们自然欢欣,那么本来就该上缴的贺仪也就不再显得那么让人肉疼了。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的好处之后还有好处,贺仪被收上去以后居然还有谢宴,这可就把众佃农高兴坏了。

他们这些人固然大字不识一个的居多,但小账还是会算的,破天荒的当了一次封君家主的“座上宾”,虽然仅仅是在大树底下露天席地聚宴,但嘴角流着涎水,眼巴巴的望着面前一坛坛尚未开封的酒水以及鼎釜沸汤中上下翻滚的整猪整羊,在心算一下自己将要分到的酒食,任谁都已经发现自己交上去的贺仪不但全部返了回来,而且平原君府为了这顿谢宴至少又给每个人补偿了七八枚钱,这哪是要贺仪,分明就是找个由头请大家吃顿饭呀。

在数百人的期盼之中,范雎和无比肉疼的邹同姗姗而来。邹同是年年往东武跑的人,在佃农们眼里又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自然没有人不认识他,而范雎虽然只是头一次来东武,但在场的这些佃农交租之时大多都见过他,自然也是认识的。不过今天终究是平原君府宴请佃农的第一场宴席,三老们为显庄重,还是再次对这两位贵人作了介绍,一番“公子倚重”、“cāo持内外”、“一心为民”的奉承话过后,底下早已经爆发出了一片震天的欢呼声——用宋丹丹的话说,那可真是发自肺腑的。

在无限的热烈之中,酒水开封、大肉出锅,一缕缕飘渺的热气掩映之中,人人脸上都洋溢起了欢快明朗的笑容。

负责这田庄的三老看到眼前难得的和乐融融的景象,心中也是倍感欣慰。他们作为朝廷明令设置的乡间管理人员,虽然负责乡里征税治安事宜的义务,却又不算朝廷任命的官员,身份其实多少有些不尴不尬,特别是到了征税的时候,彼此都是熟头熟脸的乡里乡亲,农户们不敢当着官差发牢sāo,当着他们的面却没有顾忌,谁都不想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无偿交给别人,自然少不了rì天入地的乱骂,三老们面对此般情形也只能或威严或苦口婆心的进行弹压解释,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今天这样的景象实在是少见,三老们身上担的担子陡然间被主家“抢”了过去,还能有不舒心的道理?

得了好处自然要卖乖,主持这一乡全权事务的乡老庞chūn白胡子唰唰的抖,爬到个石墩子上将宽袖子往上一绺,重重的清了清嗓子才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笑道:“我说诸位乡邻老少,大家别光顾着吃喝啊。咱们家主婚仪大喜还想着让咱们跟着沾光,咱们怎么也得有句话才是呀。”

“对对,多谢公子!”

“只谢公子就完了?还有夫人。”

“最好家主年年秋里都迎娶位夫人,那咱们可就跟着沾大光了。”

“你这不胡扯么……”

庞chūn话音一落,底下立刻乱哄哄地响起了一片附和哄笑,范雎正坐在一旁特别备下的草席上斯斯文文的端着陶碗慢慢喝酒,听见有人说什么“一年娶一次夫人”,一时间没憋住,扑的一声便将嘴里的酒喷了出来,弄得衣襟上到处都是,在身旁邹同等人七手八脚的瞎帮之下随意擦拭了擦拭,随即笑呵呵的端着碗站起了身,高声说道:

“诸位肃静,还请听我一言。”

乡民们其实并不知道范雎是什么身份,不过以讹传讹之下,听说赵胜都要跟范雎执平礼相拜,便想当然的认为范雎也必然和公子封君们是平齐的身份,这么高的地位在乡民们的眼里那可就是天了,所以范雎一开口,满场之中陡然静了下来,众乡民虽然没忘了忙着啃肉,两只眼却极力的向上翻起来想看看范雎要干什么。

范雎向众人撒望了一眼,这才笑道:“今年家主行婚仪之礼恰逢秋收,家主和夫人都想着诸位难免会有番表示,如此盛意实在难却,所以让在下前来相谢,些许酒肉不成敬意,诸位能欢宴一场就算满了家主和夫人的心愿了。余下的话在下一会儿再说,诸位还请共进此碗,同祝家主和夫人寿!”

“喝!”

“祝家主和夫人永寿无疆。”

底下又是一片欢腾,众人纷纷举碗一饮而尽,欢声笑语间场面更是火热。感情大家如此高兴,他们虽说穷了些,但谁家没有个婚丧嫁娶的事?有这些事就少不了随礼,平常亲戚邻居的相互来往,遇上个喜事随份子的时候,四五枚、五六枚钱也不算什么大数目,如今家主结婚,在减租一成的基础上让大家凑份子居然也是这个数,大家早已是一喜,接下来这些钱家主没要不说,反而又贴补了许多来款待大家,这就让众人更是高兴了。仔细想想原先家主只是个闲公子,什么都不管,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但现如今他当上了相邦,第一年便像模像样的给了大家实惠,这样的主家上哪里找去?众人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真心实意的盼着赵胜别想先王似的说倒就倒,最好永远占着这片封地才趁大家的心意,毕竟要是换个家主,谁知道又是什么规矩。

乱纷纷之中,范雎一直仔细的观察着众乡民的神情,由着他们热闹了一会儿才提高声音笑道:

“诸位,诸位。今rì在下和邹大管事将大家召集在一起,除了代家主和夫人相谢以外,另外还有些别的话要说,那天离开邯郸时,公子和夫人特别嘱咐在下和邹大管事,说是此次前来东武,让我二人晓谕各位……”

还有别的话说?坐在一旁的邹同这顿酒喝的并不是很酣畅,正想着赶紧收场省的再跟这帮腌臜人共坐呢,却没想范雎居然还有话说,一听他说什么临行前赵胜和季瑶专门向他俩做了交代,顿时有些懵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赵胜他们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嘱咐值得今天专门大特一番。

邹同自在那里琢磨,范雎的话却没停,只听他笑呵呵的说道:

“朝廷对封君的规矩是采食其半,公子虽是相邦,但朝廷收的那一半赋税却也不能随意做主,所以该如何收还得如何收。不过公子已经说了,家国以民为本,无民便无家,无家便无国,所以这民是万万伤不起的,今后只要公子在相邦位置上一天,不到万不得已时,朝廷绝不会多收大家的余赋。”

“好!”

范雎话音还没落下,人群之中早已爆发出了一阵激烈的叫好声,赋税必交这一点谁都没话可说,可一直以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摊派下来的余赋却是让穷苦人最为头疼,甚至会家破人亡的负担,范雎把“赵胜的吩咐”当众这么一说,那就相当于朝廷当场承诺,农民们哪能不支持。

在这欢腾之中,略有些不自在的恐怕只剩下邹同了,不过仔细一想范雎说的这些话确实也是赵胜平常提到过的,倒也不能说他这是“假传圣旨”,他这个平原君府的大管事当然也没理由在范雎为家主买好的时候跳出来说什么“他都是胡扯”之类的话了,虽说怎么听都有些别扭,但也只能闭着嘴不吭声,任由范雎“胡闹”了。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范雎含笑不语,等欢呼声渐渐弱下去时才再次高声说道:

“朝廷的事我们暂且不去管它。在下今rì说到这些,乃是因为公子已经发下了准话,今年因为婚仪之喜减诸位一成租赋虽然不能作为定制,但公子此前已请农家宗师许行先生赴赵助农,想来不rì即可大兴水肥,今后若是当真能令禾稼增收,只要公子还能做得了住,东武封邑这边增收的那些五谷,君府所收粮赋必为大家减上一成!”

“什么?增收减赋!”

“一成!没听错……”

“快算算……若是能增百斤,咱们便能多得三斤呀!”

……

在陡然出现的一片突兀寂静之后,范雎的话猛然引爆了最为激烈的欢呼呐喊声,在这欢呼声中邹同终于坐不住了,猛地一拽范雎的袖子,低声怒道: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归藏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