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1 / 2)

?(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被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后世后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早期经历

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等人异心,于是扔下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入城,不得已,投降诸葛亮。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回蜀,导致与母亲分开。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辟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诸葛亮给蒋琬写信,称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迁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命次于魏延断后。回到成都后,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连结羌胡

延熙元年(238年),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蒋琬以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作战。

半身像

半身像

延熙六年(243年),迁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延熙十年(247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率兵讨平。不久,雍州、凉州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将其迁至蜀境。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假节,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制裁,使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

主持北伐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刺杀身亡。夏,率领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救援,陈泰行军至洛门,却已因军粮耗尽而退军。[12]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汉朝廷加督内外军事。率军出陇西,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杀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延熙十八年(255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死伤数万,退保狄道城,围住狄道城攻打,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前来解围,退军驻扎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被迁升为大将军。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而陇西也躁动不安。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15]

樊志起饰演的

樊志起饰演的(18张)

延熙二十年(24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举兵反抗司马氏,趁魏关中空虚率兵出秦川,又率领万人出骆谷。魏大将军司马望于邓艾据守长城,驻军于芒水,依山扎营,多次挑战,但司马望与邓艾坚守不出。

景耀元年(258年),听闻诸葛诞兵败身死后,于是引兵回成都,刘禅恢复大将军的职位。

景耀五年(262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退驻沓中。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而培植右将军阎宇。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

景耀六年(263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另派军进攻关口,蜀将傅佥格斗至死,而蒋舒却开城投降。钟会见关口已经攻下,于是长驱直入,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与张翼、董厥会合,退保剑阁。钟会写信劝降,但不作回应,钟会久攻不下,于是商议,准备撤还。

以身殉国

而此时邓艾却在由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击破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投降。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率军向钟会投降。[19]

投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2]

当初刘备为汉中王,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敌,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但是认为,这个方法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意思,可以抵御的住敌人,却无法获得大的战果。不如放敌军入阳平关,而蜀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打游击,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这样一来,可以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无法就地得到粮草的补充,长久下去,敌军疲弊,退还的时候,诸城守兵与打游击的军队,一起趁机进攻,这样就能将敌军悉数歼灭。于是令汉中都督胡济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都立围守,以备强敌。[20]

景耀六年(263年),钟会伐蜀,率领大军围住汉、乐二城,久攻不下。钟会无耐,写信给驻守在汉城的蒋琬之子蒋斌,劝其投降,但遭到拒绝。[21]而此时关口守将蒋舒献关投降,傅佥战死。钟会于是只留轻军围汉城,自率大军长驱直入。[22]的军事布置因为朝廷用人不当而导致失败(蒋舒本为武兴督,因为在职期间没什么表现,所以被派往关口助关中都督傅佥守关[23])。

景耀三年(260年)冬天,刘禅下令对已故开国功臣进行追谥,先后追封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庞统为靖侯。

刘禅下诏说:“赵云当初跟随先帝,立下了不少功绩,多次救我于危难之中,你们商议一下赵云的谥号。”大将军等人商议后认为:赵云当初跟随先帝南征北战,战功显著;遵行国家的规章制度,应该表彰他的功劳;当阳长坂坡之战所表现出来的情谊,能够削金断石;赵云忠诚保卫主上,君主念其功劳大加赏赐;赵云以礼厚待下属,部下为其效命不计较生死;战死的将士因为有赵云这样的上司可以不朽,生者感激赵云的恩情都情愿以死来报答。按照谥法:温和、德才兼备、有爱并且有智慧称为“顺”,有职业操守,有信誉,处理事情不偏不颇称为“平”,克敌制胜,平定祸乱称为“平”,所以应该追谥赵云为“顺平侯”。[25]

不在当归

投降诸葛亮的时候,恰逢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率领大军撤退,而母亲尚在冀县,所以与母亲分开。后来母亲给写信,让回去,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26]

胆大如斗

刘禅投降邓艾后,敕令坚守剑阁的投降于钟会。钟会问:“你为什么来迟了?”却神色严正哭着说:“现在来已经是太快了。”钟会对此非常惊讶,[27]非常器重,让继续统领他原来的军队。而却劝钟会拥兵造反。钟会诬陷邓艾造反,司马昭派人将邓艾收押,钟会进据成都,自称益州牧。钟会想让率领五万人为先锋讨伐司马昭,而想先借钟会之手杀尽魏将,而后再杀钟会,复兴蜀汉。[28]但钟会想要杀魏将的事情败漏,与一同被杀。魏将士对的计策非常愤怒,死后又剖开的尸体,发现的胆如斗大。[29]

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钟会:“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