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6(2 / 2)

陆逊拜上

关羽看完信后,嘿嘿一笑说:“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关羽见陆逊的文辞华丽,夸他如同一朵花一样,不禁有些飘飘然,对于这个善耍笔杆子的年轻后生更不放在眼里了,关羽就认为他是依靠着与孙权是亲戚的关系才走到今天的,这么年轻的小辈能有什么作为?

就是这个在关羽眼中不入流的小角色,将来却成为关羽挥之不去的噩梦。所以说,历史以血的教训教育我们,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哪怕是社会末流的小人物,他总有一点要比你强,是你永远也不能做到的。

而陆逊的特点就是他极为擅长伪装自己,还善于使用阴谋,这是关羽永远也学习不来的技能!

在陆逊戴的高帽之下,关羽乐了,所以关羽决定要将胜利的功劳扩大,一鼓作气拿下樊城。

实际上,刘备只命令关羽攻打樊城,让他牵制曹操,只要曹操派兵来援,就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关羽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没想到,一场大雨水淹了于禁的七军,同时洪水也冲垮了樊城的防御工事,樊城被大水浸泡的城墙许多地方都堪塌了。

更巧的是,曹操的七军被关羽消灭后,再也无力与刘备消耗下去,便在“鸡肋”的暗号中撤兵了,刘备从而一举拿下了汉中,志得意满的刘备便关起门来做了土皇帝,效仿老祖宗刘邦一样,自封为“汉中王”。

关羽便在陆逊的奉承之下,要乘胜拿下樊城,从而给刘备进献一份大礼。

一场大雨不仅成就了关羽威震华夏的盛名,也使他向扩大战果的欲望加巨。于是,他命令从荆州调来主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樊城攻破,彻底把曹操赶出江南。

就在关羽刚刚把荆州的主力调走之后,有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

他们就是孙权和吕蒙。

吕蒙这时候腰也不痛了,腿也不抽筋了,走路也有劲了,他从建业连夜秘密地返回了前线。

此时,刘备与关羽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对即将来临的危险却一无所知。

刘备平生和曹操对抗几乎就没赢过,这次却是面对面的将曹操打败,他的事业从而也达到了人生最高的巅峰;关羽也是如此,一次投降成全了他忠义之名,被人膜拜至今,一次突袭杀了颜良成就了他成为三国的武状元已及被后人捧为武圣人的荣誉,一场大雨也成就了他威震华夏的盛名。

但是有句俗话说的好,叫“物极必反”。当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走到制高点时,又将发生什么事情呢?

刘备坐得汉中王之后,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做起了称霸全国的梦想。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就在刘备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刻,一连串的噩耗接踵而至地袭来。

首先,刘备的首席谋士法正去世了。

这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法正是刘备夺取汉中最大的功臣,就连曹操都惋惜没有收到法正这个人才。

第二个噩耗是老将军黄忠病故了。本来名将就少的刘备集团又少了一员虎将。

第三个噩耗是孙权攻打合肥失败了,在逍遥津被张辽打得溃不成军,东西两路灭曹的战略被瓦解。

不过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曲,真正的噩耗还在酝酿之中。

就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关羽又蒙受了陆逊的欺骗,把荆州主力都调动到了前线。樊城主将曹仁担心难以抵挡关羽强大的攻势,就打算放弃樊城,却被参军满宠拦住了。满宠劝曹仁:“别看关羽现在闹得挺欢,他这么得瑟,必遭到孙权的妒忌,孙权早晚偷袭他的后方,只要我们坚持住,把关羽死死的拖死,事情必将有变!”

曹仁便采纳了他的意见,马上就派人再向曹操求援。

曹操便急忙下令,让宛城的徐晃先去解燃眉之急。

徐晃接到命令之后,感觉挺为难,因为宛城的士兵都被调走了,只剩下新招募的兵源,士兵们都没经过训练,如何与关羽的精锐之师相抗衡呢?

曹操告诉徐晃:“只需要将关羽死死的拖住,这就是胜利!”

徐晃便依命出征了,率部屯于阳陵坡,装出要攻打偃城的样子。

偃城是关羽前线屯粮的基地,关羽听说徐晃率部欲偷袭偃城,只好亲自领兵去偃城御敌。

关羽在城楼上,就见徐晃命令士兵们在挖战壕,仿佛是要从地下掘出通道偷袭入城,关羽有些担心,这徐晃毕竟也是五子良将之一,曹操的左膀右臂,和徐晃交战,关羽没有必胜的把握,一旦失败,就将影响樊城那边军队的士气,樊城就再也攻不破了。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取得威震华夏的荣誉,我堂堂的关羽怎么能失败呢?

所以,关羽被这个虚名弄得反而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了,关羽便主动烧掉了屯区,撤离了偃城,回避徐晃,暂不与其交战。这样一来,就正好中了徐晃的计了,关羽犯了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错误。

徐晃轻易地夺下了偃城,他马上就拔营起寨,依照曹操的命令黏住关羽,把营寨扎在关羽所驻扎的营区旁边,并且距离只有几丈之远。

关羽越发地感觉不自在了,徐晃这么有恃无恐地向自己挑衅,很明显徐晃带来了曹操的精锐,关羽不明虚实,不敢轻易出战,便又拔营而起,向后撤退了几公里,一直退到四冢,在四冢与围头设立据点,成犄角之势防范徐晃。

这样,关羽又中了徐晃的“瞒天过海”之计,在战术上又指挥失误了。

就在关羽撤离偃城之后,关羽的军中就出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粮食短缺了。关羽围困襄樊约有三万多的兵马,没有了粮草,不仅攻不破敌人的城池,自己恐怕都会很危险。关羽便马上下令,让后方的糜芳与傅士仁赶紧想办法运粮。

从南郡把粮运到前线还得需要有一段时间呢,这段时间怎么办呢?

正当关羽犯愁的时候,孙权送来了一份大礼,他故意地在湘水河畔的湘关处运去了一大批粮食,就放在了关羽的嘴边上。

关羽果然中计,他心想反正孙权也是盟军,荆州都能借给我们,一点粮食也不算啥,就算孙权不愿意,单凭他手下那群窝囊废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于是,关羽下令,以孙权越境为由,把湘关的粮食全部没收了。

孙权就是在等待这个时机,这下孙权就有理由出兵了。

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向曹操表示忠心,并且希望曹操能够配合他消灭关羽。

曹操很高兴,马上就要下令和孙权合伙干这笔大买卖。没想到主薄蒋济反对。蒋济说:“孙权不厚道,表面和我们友好,仅是为了得到荆州而已,一旦他满足了他的需求,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我们摇首乞怜了。孙权野心很大,他欲与我们争夺天下,早晚还会与刘备联合,我们只有逼孙权杀掉了关羽,才能使孙刘联盟彻底决裂,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曹操很欣赏这个建议,就命令把孙权写的信分别射进樊城与关羽的军营,一方面鼓舞樊城军队的士气,一方面就是要交给关羽看。

如果关羽知道后方有了变故,就应该及时撤离,但是曹操早就摸到了关羽的软肋,他就料定关羽绝对不会后撤的。

第一,徐晃死死的把关羽拖住,令关羽很难从容收兵

第二,关羽的性格必然会猜忌,万一没有那么回事,那就闹了大笑话了

最关键的就是这第三条,樊城眼见就快撑不住了,关羽不舍得放弃

果然如曹操所料,关羽决定赌一把,反正后方还有烽火台,即便孙权来,单凭那个文弱书生陆逊,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就这样,关羽又犯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为了扩大战果,竟然放弃了荆州的安危于不顾。

就在关羽和徐晃对持的时候,吕蒙动手了。

吕蒙先在荆州地区制造谣言。没过多久,糜芳与傅士仁都听说关羽战败,竟然把责任怪罪于他们的头上,说他们粮草运输过慢,关羽为此大发雷霆,并说一定要狠狠地制裁他们俩的罪过。

糜芳与傅士仁很了解关羽的性格,他说的出就做得到,关羽是个铁面判官,他根本不会对手下留任何的情面,而且平时就瞧不起文人士大夫,看他们的时候总是半虚着眼睛,就好像都欠他钱似的,小辫一旦落到他手里,小命估计就得交代。

糜芳傅士仁非常胆怯,关羽万一拉下脸来,可是六亲不认的,怎么办呢?

就这个时候,吕蒙来了。他趁着关羽内忧外患的时候动手了!

一天夜里,吕蒙准备了一艘特大号的商船,让士兵们身穿白衣,假扮做买卖的商人,而在甲板之下,却秘密隐藏了东吴的精锐武士。他们从江夏悄悄出发,无声无息地驶向了关羽的烽火台。

烽火台上放哨的士兵怎敢轻易示警鸣笛?一旦谎报军情,那是要被关羽砍头的!所以士兵们看见了东吴的商船也谁都没在意。

当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东吴军就先发制人了,他们飞快地冲到了岸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所有的蜀军。

没有了烽火台,关羽的情报系统也就中断了。但是作为一个军事家,应该敏锐地察觉到战争的变化,不能把所有的依赖都孤注一掷地寄托在烽火台上。烽火台没有了消息,他就应该马上派人去联系,可惜关羽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樊城上,对荆州置若罔闻。这是关羽犯下的又一个经验主义的错误!

吕蒙攻破烽火台后,沿水路一直突袭到公安,但是吕蒙并没有急于动用武力,而是对防守公安的傅士仁进行策反教育。

傅士仁在关羽、吕蒙两头夹缝中度日,实在难受的紧,最终他受不了了,迫不得已缴枪投降了。

公安失守,南郡太守糜芳也慌了,吕蒙抵达南郡时,糜芳苦于城中无人,最终也放弃了抵抗。

吕蒙偷袭了这两个重要据点之后,他与陆逊分兵两路,由陆逊抢占宜都、秭归、枝江、夷道,并且还打通了夷陵,这样关羽的西退之路就全被封锁了。

而吕蒙则率部轻轻松松地把荆州的地盘逐步蚕食,一点点的收复。

荆州发生这么大的变故,而作为荆州最高军事总指挥的关羽,竟然丝毫不知。

关羽还在樊城前与徐晃纠缠呢!

关羽中了徐晃的疑兵之计,被徐晃死死地缠住了。“威震华夏”的他害怕失败,竟然失去了往日拼命三郎的那种精神,被徐晃几千新兵吓唬得不敢还击。

同样,徐晃也不敢冒然进攻,时间长了,关羽就起疑了,徐晃为什么不攻过来呢?

关羽后来才慢慢反应过来,曹操的精锐都在汉中呢,后方根本就空虚,徐晃的兵不定都是从哪里临时凑的乌合之众,他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想通了的关羽立刻就集合了部队,出兵攻打徐晃。但是,就在不久前,曹操已经调动好了部队,先后派遣了殷署、朱盖等十二营的军队秘密地增援给了徐晃。

关羽的情报失误,又错过了战机,他冒然出兵,一下子就陷入了敌阵,被徐晃杀得大败。

关羽只好退回围头,并命令四冢的军队加强防御,防备徐晃来犯。

徐晃见关羽分兵,便声言要攻击围头。关羽“截获”了敌人的情报,便偷偷地把重兵调来防守围头。而徐晃却出其不意地进攻了四冢。

关羽这下又中了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他在战术指挥上连连失误,四冢、围头的犄角之势已破,只好命令部队向南转移。

关羽军的士气十分低落,士兵们都觉得这仗打得太过窝囊,军心就已经开始动摇。偏偏这个时候,就传来了荆州失守的消息。

关羽大惊失色,荆州丢了,他怎么有脸去见刘备?所以关羽并没有命令部队赶快撤离返回西蜀,而是命令部队杀回荆州,把荆州再夺回来。就是这一道命令,终于把自己陷入了绝境之中。

关羽要撤,徐晃不干了,他死缠滥打就是不让关羽脱身。关羽军士气低靡,士兵们都惦记家人的安危,所以根本就不卖力气,战斗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关羽被徐晃杀得大败,一直退到了沔水河旁。

曹仁早就销毁了渡船的船只,关羽迫不得已,只好命令部队强行渡河。关羽水淹七军后我们都能清楚,现在河道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关羽军溺死的不计其数,可就算是这样关羽仍然没有悔改,依旧命令部队返回去找孙权理论理论。

关羽逃过沔水后,魏军并没有追击,曹操命令徐晃停止前进,他要看看孙权是怎么把这场戏进行到底的。

关羽很庆幸摆脱了敌人,可刚抵达南郡,就听到江陵失守的消息,吕蒙还释放了于禁,并出榜安民,百姓们竟然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们进城。

东吴和荆州是死对头,荆州的百姓怎么会欢迎东吴呢?

其实,就在关羽出兵攻打樊城时,荆州地区爆发了一场可怕的传染病,而关羽为了能够胜利,根本就没有理会,反而变本加厉地征税征粮,刘备在荆州获得的那点人气全都随着传染病而消散了。百姓们生活非常艰苦,这时候吕蒙带着救济粮来了,还罢免了当地的赋税,百姓们能不高兴吗!所以就非常热烈地把东吴军接近了城中。

刘备当初以“人和”起家,如今却混到了这步田地,可见让关羽独自镇守荆州却是刘备的一个重大失误。关羽虽然能打能杀,但是政治上太不成熟。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创业时百姓是天,创立了基业后,百姓又哪里去了呢?可见,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即使得到了江山也做不长久。

关羽听说江陵也失守了,就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而这道命令使关羽彻底钻入了吕蒙设计的圈套之中。

吕蒙早就料到了,他提前就安抚了荆州的士兵家眷,还散发出了消息,只要投降的就有白面馍馍吃,而且还能家人团聚,而顽抗到底的将一律从严对待。

这个消息一发出去后,关羽军立即军心大乱,叛逃者不计其数。

四面楚歌的关羽终于意识到了,他已经彻底的失败了,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当年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的凄惨光景。现在他身边只剩下十几个死士了,夺回荆州已经不可能了。

关羽只好退回当阳,保守西边的麦城,然后告知刘备,并派人向上庸的刘封求援。

上庸是距离麦城最近的地方了,其他地方都被东吴堵死,只能等待刘封前来救援。可惜,刘封却按兵不动,任由关羽自生自灭。

刘封不救关羽是因为他和关羽有矛盾吗?是因为叛将孟达从中挑拨吗?

不全是!刘封和关羽是有矛盾,当初刘备收他做义子时,关羽就极力反对,副将孟达又有谋逆之心,就以此事从中挑拨。但这都不是刘封拒不出兵的理由。

纵使没有孟达从中煽风点火,刘封也不能轻易出兵。

首先,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从上庸出兵去救关羽只能走水路,走水路就必须要经过曹操的防区,救不出关羽反而还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其次,刘封的任务是镇守上庸。在没有接到刘备的指令后,不能擅自调动部队,救出关羽还则罢了,如果救不出,上庸再丢了,那就罪过大了。孔明又实行的依法治国,这就存在着“责任制”的问题,上庸要是丢了,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所以刘封不去救援,从原理上讲,他没有过错。只不过后来刘备没有台阶下,在盛怒之下迁怒了刘封,刘封这个倒霉蛋最终也没逃过“挨一刀”的命运。

孙权困住关羽后,便召人去劝降。关羽被困了数日,派出去救援的一个都没回来,情急之下,他便灵机一动,假装答应了孙权的要求,并且要求孙权暂时兵退十里,给他一点时间。

孙权如约而行,而关羽就趁东吴军后撤期间,在城楼上编扎了一些草人,手中插上了白旗,到了晚间,关羽悄悄地打开了西门,奔着西蜀的方向就逃窜了。

而关羽耍的这一切伎俩早就被孙权识破了,刘备君臣都这么擅长忽悠,光狼来了狼来了的喊,早晚有一天别人就都不信了,所以关羽的忽悠方法对付孙权已经不灵了。

孙权早就在西边埋伏了军队,朱然、潘璋在道路上设置了埋伏,此刻正等着关羽往里面钻呢!

最终,关羽被潘璋的手下马忠所擒,其子关平和都督赵累以及荆州一些要员全部被活捉。

关羽失败了,他彻底的失败了,在荆州的战场上,无论他从政治上、战略上、外交上、战术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失误,由此可见,失荆州并非是他一时大意所造成的!

那关羽的性命将如何呢?关羽被围期间,刘备为什么没有派来援兵呢?

孙权从十月出兵,一直到十二月才彻底占据了荆州,并生擒了关羽,在这两个月时间内,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的变故。

刘备为什么不派兵增援呢?

其实刘备比谁都着急,他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荆州把关羽救下来。可惜,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太短了。

刘备与曹操对峙在汉中,曹操虽然撤离了,但是刘备还要继续留守在那里,他需要保守住他的胜利果实。那么从汉中走到夷陵,从路程上看,估计怎么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夷陵还有陆逊的军队,要突破这个地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刘备不能离开汉中,曹操还在虎视眈眈地瞄准着刘备的一举一动,如果这时候将军队冒然开往荆州,必被曹操偷袭。

第三,最关键的还是军饷与粮草的问题。刘备与曹操僵持一年,军饷早就发不下去了,刘备欠着一屁股的债,没有钱谁还给你卖命?更为严重的是,经过一年的消耗,汉中的草皮都快啃干净了,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又如何调动部队呢?

刘备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在地上插一根香默默地祈祷。除此别无他法。

可惜,祷告无用。关羽最终被孙权杀害了。

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呢?他不知道杀掉关羽就和刘备彻底决裂了吗?

其实孙权杀关羽也是不情愿的。他也不想得罪刘备太深以至于没有了后路,但是曹操在背后给了他相当大的政治压力与军事压力,使他很为难。

曹操大军还在樊城周围,而且后面的援军仍然源源不断地向这里增援,很明显,曹操都击败了关羽却仍旧增援樊城,这说明曹操的战略计划已经改变,他想图谋整个荆州。如果这时候把关羽放了,曹操很可能抓住这个借口,兴兵讨吴。

孙权刚刚拿下南郡,尚立足未稳,兵力还比较分散,一旦这个时候与曹操交战,必定会吃亏!

所以孙权必须要向曹操表示衷心,如果曹操没有讨伐东吴的借口,他也就出师无名了,所以孙权只能将关羽杀害。

孙权杀死关羽之后,把关羽的尸体送给了曹操,意图把罪过转移到曹操身上。曹操也不傻,他给关羽办了一场隆重的丧礼,并且厚葬了关羽的尸身,并把首级送还给了刘备。

曹操使的不仅是一招离间计,同时还在刘备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要说刘备不想报仇,鬼才相信!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国力贫弱,经过多年的战争,家底基本都拼光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但是关羽的死,刘备还必须要站出来表个态。

考虑到综合国力,刘备只能强忍怒火,暂时安抚一下关羽的家属以及荆州的旧部,并且杀死了刘封这个替罪羊,却并没有下达出兵伐吴的命令。

这一下,刘备军有些人不干了!荆州被敌人占领了,在荆州的家人都被沦落到了敌占区,生死未卜,一路跟随刘备入川的荆州兵甚至开始罢工!荆州的一些官员也整天吵吵嚷嚷地要为关羽报仇,这其中闹的最凶的恐怕就是张飞。

刘备没有办法,只好先下令整顿军备,然后伺机伐吴。

就在刘备大张旗鼓地忙乎伐吴准备工作的时候,从洛阳那边传来了一条震惊的消息,一代英雄曹操病逝了。

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基业,自此,三国的第一代群雄就只剩下刘备了。

又过了几个月,从洛阳又传来一个更为震惊的消息,曹丕竟然把汉献帝废掉了,自己当了皇帝,起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又把曹操追加为魏武帝,迁都于洛阳,并把汉献帝贬为山阳公。自此,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宣布灭亡。

没过多久,竟然从蜀中传出了汉献帝被曹丕杀害的消息,刘备立即发表声讨书声讨曹丕的过错,并且还在益州为汉献帝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紧接着,刘备在孔明以及一大堆顾命大臣拼命的劝说下,委曲求全地树立起了大汉的旗帜,刘备自立为皇。这就是历史上的“昭烈皇帝”,他的国号仍然为“汉”,后称“蜀汉”。

那么汉献帝到底死没死呢?

没有!他活的好好的,活的反而更加潇洒自在了,刘协没有了思想负担,做起了舒心王爷,直到曹丕去世八年后,才离开了人间。

那怎么会在蜀中传出了他死的谣言呢?不用说也能猜的到这是谁在背后捣鬼!

想当年,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项梁是讨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他都不敢擅自自立为楚王,甚至满世界去寻找楚王之后,最终找到了沦落放牛为生的楚国后人熊心,尊他为义帝,是为“楚怀王”。

如果汉献帝真死了,刘备怎么着也得派人去打探打探消息,辩个真伪吧?就算寻找不到任何线索,刘备至少也要学项梁那样,去寻找汉献帝的子嗣吧?可惜,刘备根本就没有去寻找过,因为刘备说了:“我就是汉室后人,还寻找什么?”

由此可见,刘备创业之前的口号都是骗人的。

刘备喊了一辈子的复兴汉室,喊了一辈子的重振汉室河山,这只不过是他用来宣传的手段而已。

董卓是接近皇位最近的人,但是他宁可废立也没自己当皇帝;袁绍是当时北方的第一霸主,他宁愿另立刘虞当皇帝,也没敢自立;曹操一直都代天子发号施令,但是他到临死的那一天,也仅仅是个魏王,魏武帝还是后来他儿子追认的。而在三国第一代的群雄中,只有袁术与刘备这两个人称帝了!

刘备称帝后,很多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其中费诗就大声地对刘备说:“曹操他协天子令诸侯,都被世人骂为汉贼,您要自立为帝,比曹操有过之无不及!您这是自毁招牌啊!”

费诗说的道理很对,但刘备这时是死活都听不进去了。他自小的最高理想就是这个,为了这一天,他从北转南、由南奔东、由东向西几乎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为了这一天,他经历了界桥之战、官渡之战、徐州会战、袁术讨伐战、赤壁之战、汉中血战,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为了这一天,他投公孙、投陶谦、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投刘表、投孙权,处处依附在别人的门下,受了不少的窝囊气;为了这一天,他除陶谦、征吕布、诓刘表、骗孙权、灭刘璋、败曹操,牺牲了无数的生命,连情若兄弟的关羽也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身边。

现在距离目标只差一步之遥了,你说他还能放弃吗?

刘备已经六十多岁了,再不称帝恐怕就要遗憾终生了,现在是天赐良机,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刘备是绝对要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所以他绝对不会对出言反对的人客气的。于是乎,费诗被贬到遥远的地方卖苦力去了。

刘备要称帝,那么孔明这个战略远深的政治家为什么不制止,反而会支持他呢?他们难道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成立国家有多大风险吗?为什么刘备仍旧一意孤行呢?难道仅仅为他个人的梦想吗?

其实,这里也有一些政治原因。刘备经过益州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后,国立贫乏,他要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必须要打肿脸充胖子,显示自己仍旧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让敌人望而生怯。这也是后来孔明不断北伐的原因之一。

第二,刘备还想用这次机会在搞一次宣传活动,让天下人都知道汉室仍旧存在,毕竟那个时候人们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这样做才能使那些欲匡扶汉室的忠良之士相继来投,从而扩张自己的实力。

第三,震慑孙权。孙权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只不过是因为针对刘备不还荆州而引发的矛盾,如今性质就不一样了,刘备代表的是大汉王朝了,所有的土地应该归汉室所有,孙权藐视王法,抢国家的土地,杀害国家的子民,这就是造反!他孙权就是乱臣贼子!这也为刘备日后出兵讨伐孙权有个合法的理由!

那么刘备做的这些手段管用吗?这么做短时间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吗?他就能攒足讨伐孙权的资本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刘备称帝是在一种最不合时宜的时候勉强而为之的,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江山,现在突然又加了一顶分量及其沉重的帽子,无疑会给刘备的困难处境雪上加霜。

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刘备不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工业、建设军事强国,最起码也要恢复刘璋统治时期的“天府之国”时代。但是他为了一己私利,为了震慑孙权,不惜得自立为帝,这只不过是拔苗助长,自欺欺人而已!

刘备称帝之后,立即就提出了兴兵讨吴的计划。提出这个计划之后,立即引起了蜀国的轩然大波,蜀国上下分成两派,一派赞成出兵,一派极力反对。这个事后最应该站出来主持大局的孔明竟然托病不出了。

刘备明知现在伐吴是最不恰当的时机,为什么仍然一意孤行要出兵呢?蜀中为什么会产生动荡呢?孔明为何此时病倒呢?

;

最新小说: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