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7(1 / 2)

?刘备称帝后宣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兴兵讨吴,其实刘备不是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很不合时宜,只是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上集说过,荆州的一些旧部以及关羽的家人都期盼着早日打回家乡,都期盼着早日和家人团聚,都期盼着早日为关羽报仇。他们整天在军中哭天抹泪、游行抗议,逼得刘备没有办法。

最令刘备头痛的就是他的三兄弟张飞,这家伙脾气暴躁,而且嗓门也大,他和关羽的感情最为深厚,由他带头整天向刘备去闹,刘备只能先安抚他们。

在情急之下,刘备只好运用缓兵之计,让张飞先去做准备伐吴的准备工作,以拖延时间。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刘备称帝的事情也忙乎完了,荆州旧部以及张飞便对刘备旧事重提。刘备没有办法,只能站出来先表个态度。

没想到,刘备刚刚一提要伐吴的计划,立即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针对伐吴的计划,蜀中有支持的必然也会有反对的!

站在反对立场的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战争的危险性后站出来的,这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赵云。

赵云虽然最近不太受刘备的待见,但秉性刚正的他为了蜀国的前途,为了蜀国的命运,仍然冒死进谏。

赵云说的很直接,他说:“****乃曹氏一族,魏国仍然强大我们很多,我们既然打着大汉的旗号,就应该去兴兵讨魏。如今却为了报仇而伐吴,这是弃大义而不顾。近几年,将士们连年征战,国立空虚,实在不易这个时候劳师远征,我们应该与孙权主动和好,共同抗魏才是正道。”

另一种人是益州当地的士族。他们都想过太平年,谁愿意大老远的跑荆州去浴血奋战?谁不愿意躲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这群人对于刘备要伐吴也表示坚决的抗议!

荆州旧部与益州士族针锋相对,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相让,弄得刘备左右为难。

而最能控制这种局面的丞相孔明,却耍起了猾头,躲在家里称病不出了。

其实孔明很了解刘备的心理,刘备是很想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的,如果这个时候他出面支持刘备出兵,虽然能够明哲保身,但却把蜀国推向了风口浪尖,也许将来会成为蜀国的罪人;可如果反对刘备出兵,又如何安抚关羽家人以及荆州旧部以及刘备受伤的心灵?

所以干脆,孔明躲在家里看哈哈,无论刘备下什么决策,都与自己无关。

法正死了,关羽死了,孔明歇了,再也没有人替刘备分忧了。

就在刘备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突然又传了一个新的噩耗。张飞也死了。

由于张飞脾气暴躁,他为给关羽报仇心切,整天喝闷酒,脾气上来又犯了鞭笞士卒的老毛病,最终把士兵们惹急了。

一天晚上,他的手下将领范疆张达暗杀了张飞,他们连夜逃往了东吴,将首级送给了孙权做见面礼。

刘备当时听到张飞的都督从阆中奔到成都报信时,刘备就情不自禁的脱口说道:“哎!张飞死了!”

刘备怎么能够预言出张飞要死呢?张飞喜好鞭挞士卒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被手下所害呢?

当时张飞在阆中,他和刘备商量好到江州回合共同进兵。由于张飞在汉中之役时带领的大多都是蜀中的降兵,益州兵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战争,早已疲惫不堪,更何况在汉中刘备打消耗战这么久,军饷一直在拖欠,士兵们满腹怨气,也就都消极怠工。

偏偏他们的上司张飞又赶着给关羽报仇,看见不卖力干活的士兵们就会用皮鞭招呼。士兵们本来就满腹怨气,可是以前打人最起码你还能发下来军饷,为了能养家糊口士兵们也就咬牙忍着了。可如今你没钱,还这么变本加厉的加大刑法力度,士兵们不造反才怪呢!

刘备早就提醒过张飞,让他改正这个恶习,尤其这个关键时候,千万别闹出兵变,可惜张飞当成了耳旁风,终于自食了恶果。

还未开战,就损失一员上将,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刘备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张飞的死,他和孙权的矛盾又进一步升级了。这一下仍谁也拦不住刘备出兵伐吴了。

刘备首先派出特使向曹丕表示友好,防止他伐吴期间魏国在背后骚扰,他只能把尊严暂时放下,与魏国苟且求和。

没想到,曹丕直接斩杀了刘备的外交使臣。刘备无奈,只好在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强令出兵了。

那么刘备出兵都带了什么人呢?

我们先看看刘备的班底:伐吴的先锋是吴班、冯习以及张南。冯习、张南都是随刘备从荆州入蜀的将领。只有吴班一人是益州本地人,吴班的兄长叫吴懿,吴懿是在葭萌关前挖墙脚挖来的人才,他们兄弟在刘备伐蜀时抢先打开了城门迎接刘备,使刘备很顺利地通过了他们防守的关隘,后来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现在是是蜀国的皇后了。

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这次伐吴的主力几乎是清一色的荆州旧部,以及一些忠诚的亲属。刘备就选人问题上早就做了一番精心的部署。

第一,这次伐吴的主力只能是荆州兵以及荆州的旧部官员。只有用这些人,他们才不会计较军饷的多少,他们才会死心塌地地卖命在阵前厮杀。

其次,益州是大本营,必须要保证益州的安全,所以刘备留下了孔明坐镇成都并辅佐幼主刘禅处理益州的政务;又派马超防御羌人的骚扰;刘备还担心他出征之后,由于荆州的旧部都被抽调到前线,益州士族很可能会乘乱造反,所以他还留下了赵云等一班骨干留守后方钳制益州士族。

把这群人都留下了看家,那么刘备的队伍中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名将!

那么刘备只好挑选了益州的军事家黄权随他一同出战,并让他督帅江北军防卫魏国。又命令陈到督帅刘备建立的特种军“白毦军”断后防备不测。然后匆匆忙忙地就踏上了伐吴的征程。

陈到,字叔至。也许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三国演义》中根本没有这个人,而陈到却是在历史中仅次于赵云的一员虎将,也是刘备精心打造的特种部队白毦军首领,后面我们将提到他的一些个人传奇。刘备命令他断后,估计刘备也猜测到此次出兵是凶多吉少了。

而东吴方面,也不愿意再继续与刘备开战,所以孙权一方面派出使臣向刘备和好,另一方面又向魏国称臣。希望刘备能好自为之,自动放弃这场无谓的战争。

曹丕听说孙权有困难,便落井下石要求孙权把他的儿子孙登送到魏国来当人质,只有这样,他才会出兵相助。孙权当然不会这么傻,如果这样做就永远受制于人了,所以孙权只能把希望放在刘备那边,他便派到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出面向刘备求情。

诸葛瑾致书给刘备,新书言到:“吴侯夺取荆州只不过是收回我们自己的土地,并没有想侵略你们的国家,对于关羽的死,我们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我仍然希望您能顾全大局,毕竟关羽事小,国家事大。希望您能分析轻重,权衡利弊,荆州与天下哪个应该放在第一位,想必您应该很清楚!”

刘备信还没看完,就顺手把信扔进了马桶,现在就是孔明来了,估计他都不会给面子了。

孙权听说刘备这个愣头青真打算玩楞的,他只好调来了大都督陆逊让他领兵五万迎战刘备。

就在关羽死后不久,孙权的左膀右臂吕蒙也因病去世了,孙权没有了主心骨,他心中也很忐忑。好在吕蒙去世之前已经猜测到刘备会进犯东吴,并向孙权推荐了一位后起之秀,就是他的侄女婿陆逊,让他负责抵御刘备。

陆逊,字伯言。娶了孙策的女儿为妻,在荆州之役中有着非凡的表现,很让吕蒙青睐。但是,陆逊毕竟还年轻,孙权还是担心他难以独当一面。

于是乎,孙权便又派自己的堂弟孙桓协助他,还把东吴的老将、精英都晒出来交与他统帅。

东吴都派了哪些人参战呢?我们来看看东吴的出场阵容,他们是:朱然、潘璋、徐盛以及韩当等。

朱然,很早就跟随孙策起兵,是东吴的老臣了,吕蒙在病重期间,向孙权推荐的第一个大都督继承者就是他,其次才是陆逊。

潘璋,孙策死后就效力于孙权,战场上多次立功,他的属下马忠就是在他的指挥下擒拿了关羽。

徐盛,他也是东吴的一员名将。曾经江夏的黄祖派他的儿子黄射率领好几千人马攻打他,而徐盛仅仅带了两百名士兵就把敌人杀了个片甲不留。

韩当,是东吴的三朝元老,跟随过孙坚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战功,善于弓箭、骑术、而且膂力过人,更善于指挥水战,目前是东吴资格最老的虎将。

相比之下,东吴的出场阵容比蜀国的要豪华的多!

刘备从白帝城出发,带了三万荆州兵开始了讨吴战争,自此,吴与蜀这两个欢喜冤家算是真正角逐了,从而爆发了《三国演义》中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胜负到底如何呢?刘备能否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呢?

刘备是唯一经历三国历史中********的人物,前两次均已客串身份登场,这一次他是主角。

********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下面即将发生的夷陵之战。

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不同的是,前两场至少还有个热身赛,而夷陵之战一开战就进入了白热化!

刘备军士气如虹,那些荆州兵眼睛里都充满了血丝,一上来就攻破了巫县以及秭归。陆逊好似丢了魂一样,命令部队主动后撤,不与刘备争锋。刘备得理不让人,陆逊退一步,他就追一步,吴军被刘备追的疲惫不堪,军中的怨言甚多,吴军将领们好几次提出要和刘备决一死战的请求,都被陆逊给否决了。

刘备趁着气势正盛,不顾一切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一连串的攻破了吴军的很多个阵地。

也许刘备以前屡战屡败的战绩使刘备落下了病根,他从来就没这么痛快地胜利过,所以他每攻克一处,都想尽办法保住他的胜利果实,他不舍得放弃他所占领的每一处地方,于是,他在攻克敌人的每一处地方都设下一个据点。一方面能加强防御,巩固战果;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运粮部队留下落脚点。

就这样,刘备一路追,陆逊一路退,陆逊一直退到他设计的最后一处地点才停止了脚步,这个地点叫夷道。刘备仍然想继续进兵,当他追到夷道时,突然发现道口边上立着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游人止步!

夷道是一个山口,从这个地方之前的地形都是高山峻岭的山脉地带,只要从这里出去,地势就豁亮多了,吴军出去以后,陆逊就命令朱然防守江陵,潘璋防卫当阳,并让孙桓死死地堵住了夷道山口,挡住了刘备进军的道路。刘备不信邪,仍然催促部队发动猛攻,没想到在这里遭遇了吴军的顽强抵抗。

这里是一道峡谷,兵力难以展开,而陆逊的军队则凭借有利地势,从山道两侧扔下巨石、发射弩箭,蜀军一时间被困在这里,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于是刘备果断下令收兵,由于他一路设下据点,当他追到这里时,才发现自己竟然追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刘备退守的地方正好就是蛇“七寸”的地方,这个地方叫猇亭。

从巫县到这里刘备已经建立了好几十个据点了,弯弯曲曲的竟然绵延了七百多里地,他每到一处都留下部队防守,逐渐地刘备感到兵力不足了。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刘备又实行起他的拿手绝技——挖墙脚。他派侍中马良秘密联系秭归地区有身份的大家族文布与邓凯,还收买了荆州地区的一些胡人、蛮夷,并许给他们许多的金银和美女,甚至用官位贿赂他们,使他们纷纷前来效力。

这些蛮人见钱眼开,他们得到了刘备的好处,纷纷前来帮忙,替刘备防御重要据点,一下子刘备就腾出来好几千人。

刘备深入荆州腹地,急于速战,可是敌人防御在夷道龟缩着不肯出来,这么耗着不是办法,再加上当时正值夏六月,天气闷热,暑气逼人,战士们又个个身穿铠甲密不透风,将士们苦不堪言。

刘备又发挥了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将士们沿着大江扎营,这样依山傍水,又能解渴又能消暑。可是这样一来,刘备就必须放弃水路,将大船舍弃,士兵们全部登岸驻防。

刘备担心吴军的水军强大,会从水陆两路夹击,并且他也看穿了陆逊这是要打持久战,于是,刘备便命令士兵们高设炮楼,垒筑高台,使所有的设施都相互呼应,只要有一处受到敌人的攻击,其他的地方都能随时照应,并且还能将敌人包围在连营阵中。

东吴的将士们看刘备在山谷之中大兴土木,都疑惑不解,都相互询问:“刘备这是不是要斗法?”吴将们便纷纷向陆逊提议:“何不赶在刘备念咒之前,我们先祭出番天印呢?”

陆逊摇了摇头说:“蜀军士气正盛,力求速战,我们还是先观望一阵,看看刘备到底搞什么鬼再说!”

将士们心中不快,却敢怒不敢言,便纷纷退出帐外,摩拳擦掌等待时机。

刘备扎稳脚跟之后,便命令吴班领兵一千向陆逊公开挑战,吴军看见刘备不含糊,也纷纷跃跃欲试都向陆逊讨令,但是陆逊坚决地制止了他们,不许出战。

陆逊说:“刘备相当地狡猾,他打仗不怎么样,但是很善于玩弄阴谋诡计,我们应该还是先观察观察再说。”

事情果然如同陆逊分析的一样,刘备利用吴班做诱饵,在山谷中秘密埋伏了军队,静等吴军的光临,没想到怎么等也不见吴军的影子,刘备估计被陆逊识破了计策,就把山谷中的军队撤了出来。

消息传到东吴的军营中,吴将们都流下了冷汗:“幸亏大都督机警,否则还就真中了刘备的诡计了”。

副都督孙桓见刘备从山谷中撤出了八千多人,便向陆逊提出建议:“你看,刘备的伏军都出来了,我们现在出兵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请允许我带兵出战!”

其他众将见孙桓这么说,也都随声附和。但是陆逊觉得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自己自开战以来始终没正式下令出战,军中难免会误人为自己消极怠战,长期以往恐怕军中会闹情绪,影响士气,既然孙王爷开口了,索性就冒个险,让他去试试,顺便也打出刘备的战略目的。

但是陆逊仍然很小心,他告诉孙桓:“你这次出战就去做试探性的攻击,并且一定要在夷道修筑好营寨,避免中了刘备的计策被他突破出去。”陆逊又拨给了孙桓很多的兵马与钱粮,以备不时之需。

孙桓作战以勇猛著称,他带领士兵们以飞快的速度突袭到吴班的营寨,没想到,孙桓刚刚杀出去,从山谷中又杀出一股蜀军。

孙桓心叫不妙,知道必然是中了刘备的诡计,便急忙下令退守营寨,并派人向陆逊求救。

原来刘备在山谷中埋伏了两支人马,先头出来的只是诱饵而已,真正的主力在后面。孙桓一出来就被刘备军团团包围,孙桓损失惨重,不过幸亏他听了陆逊的嘱托,修筑的营寨特别结实,他退守营寨后,有效地阻止了刘备的进攻。

吴将们听说王爷身处险境,都害怕孙权怪罪,都纷纷请令去营救孙桓,但是又遭到了陆逊的拒绝。

陆逊安慰他们:“大家放心,孙桓将军不会有危险,我们如果前去营救他,必然中了刘备的“围点打援”之计!”

吴将们心中不服,甚至有背着陆逊秘密向孙权打小报告的。陆逊不担心将士们如何议论,就怕孙权有看法,弄不好会临阵换将,那样自己设计的“局”就前功尽弃了。所以陆逊便给孙权也发了一封奏章。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