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7(2 / 2)

陆逊说:“刘备弃船不用,我估计是他不敢通我们在水上交战,现在他又固守猇亭这个地方,卡死了西蜀的咽喉要道,在这里挖深沟筑高台要和我们打阵地战,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刘备远征,利在速战,只要时间一长,他们的士气就将受损,如今刘备为了对付我们,接连运用了忽悠、挖墙脚的老办法,现在他的前两板斧已经轮完了,就剩下逃跑了,请领导放心,看我如何破敌!”

孙权看后,只回复他一句话:“将在外,一切由你自己斟酌着办,我只要结果!你放心打就是了!”

陆逊吃了定心丸,马上击鼓升帐,并命令一支部队去攻击刘备的营寨。

这支小部队奉命突袭刘备的连营,可是刚刚进入阵地,就被其他连营的士兵给围在了当中。吴将们眼见这支小部队一点点被蜀军残杀,都怨恨陆逊拿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都表示不满和抗议。

没想到,陆逊还很镇定,并从容的说了一句话:“哼!刘备不过如此,我已经找到破他的方法了!”

刘备对于消灭吴军的战果很满意,这么舟车劳顿设计的阵地总算没有白折腾,就在他得意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后方负责守秭归的五溪蛮夷要造反。

刘备心中起疑:“我给他们的待遇不薄啊!他们怎么在这个关键时刻给我上眼药呢?”

秭归是一个重要据点,刘备特意请他们帮忙协助防御这里的安全,如果他们叛乱帮助吴军攻陷了秭归,那么这个连营大阵就被截为两节了,所以刘备马上派遣侍中马良前往秭归去安抚一下他们。

就在刘备集中精神对付蛮夷之时,军中又没有了马良出谋划策,陆逊开始动手了!

陆逊将朱然、潘璋所有的部队全部调动回来,配合孙桓牵制刘备,同时又派遣战船,沿着大江直冲刘备的阵中,刘备军没有携带大船,刘备只好命令部队在大江两岸,利用箭塔、营寨为掩护向敌人的战船放箭。

可是,吴军的战船速度非常地快,瞬间就冲到了跟前,甲板上的吴军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捆火把,直接点燃了江边的连营。

这一下可苦了刘备手下的军士,他们都躲在营寨后边,大火一烧,士兵们根本来不及躲避,四处惨叫声不绝于耳。

吴军顺江一直东进,将刘备苦心经营的据点全部点燃,一直突袭到了巫峡,自此从刘备起兵的巫峡到猇亭的七百里战线上升起了一条蜿蜒的火龙。

刘备军被吴军烧的四散奔逃,可惜,苦于出口的夷道被吴军早就堵死,入口的山道地势又狭窄,士兵们相互践踏,再加上吴军从背后一路追杀,刘备军死者不计其数,连冯习、张南也死于乱军之中。

陆逊点完火后,又派李异、谢旌等人分节式地攻取刘备的据点。李异、谢旌领三千多人水陆并进,又斩杀了蜀将詹晏,还降服了陈凤,又攻克了房陵、南乡等据点,一路攻到了秭归。胡王沙摩柯也阵亡,秭归以东所有地区都被吴军收复。

刘备只好退守马鞍山,集合起所有的步卒,固守山头,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陆逊乘胜追击,将山头团团包围,四面围攻。吴军气势如虹,双方在马鞍山上展开激烈的角逐,没过几天,刘备军就防守不住了,刘备损失了上万余人,他只好使用最后一招看家本领——逃跑。

刘备把所有的军械物资都扔在路边放火焚烧,用火墙阻挡吴军前进的道路。然后,刘备不敢走大路,沿着山路逃窜,一直逃到了鱼夏。

鱼夏这个地方也许很多人都会很陌生,因为刘备不久就给他改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永安。

吴军仍然不放过刘备,先锋李异、朱才、全综等部率骑兵一直追到了距离白帝城不远的一个叫猿臂角的地方,忽然,从道两旁窜出了数百把特大号的长矛,吴军的骑兵纷纷中枪落马。李异急忙阻止部队前进,列队迎接刘备的伏军。

当伏军杀出来之后,李异吓了一跳,原来这支部队竟然是陈到领导的白毦军!

陈到奉命断后,他率领七百特种兵在这里阻击吴军的追击部队,陈到将白毦军分为三队,一对手持两丈长的长矛埋伏在路口,其余两队各埋伏两边。陈到一声令下,七百白毦军面对数倍于他们的吴军丝毫没有逊色,直接杀入了阵中,陈到持枪冲在最前面,一枪刺死了李异,吴军顿时乱作一团。正当双方杀得胶着之时,赵云又率援军袭来,吴军只好撤退。自此,夷陵大战算是彻底落幕。

刘备从正月出兵,一直打到六月中旬,历经半年时间,他苦心经营半辈子的心血全都毁于一旦,荆州的死党几乎全部死绝,连侍中马良也在战斗中牺牲。

最无奈的还是镇北将军黄权,他奉命防守江北,可惜刘备撤回来了,他却被困在了吴军与魏军之间,迫不得已黄权只好率部投降了魏国。

夷陵之战结束了,刘备面对失败是否会灰心丧气呢?他又将演义如何精彩的传奇呢?

刘备兵败夷陵之后,退守到了永安,战后,东吴的大都督陆逊分析了一下刘备的主要败因,做了一下详细的战斗总结。

第一:蜀军沿途追击吴军七百余里,战略纵深太长,兵力枯竭,粮草运输也成了问题。

第二:刘备连胜,不把东吴放在眼里。所谓骄兵必败,一点点的就被东吴骗进了埋伏圈。

第三:当时正值盛夏,峡谷中又热又湿,蜀军将士们身披铠甲,时间一长就会闹情绪,军心不易控制。

第四: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刘备利于速战,却迫不得已打起了持久战,军队的士气慢慢被拖垮。

第五:刘备不想逃生办法,却想用连营的方法打阵地战,有悖于兵法常识,他不明白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坚固的堡垒也有被冲垮的一天的道理。

第六:刘备没有战略目的,不知道打到哪里是终点。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计划,这样的战役不失败才怪。

刘备失败了,他彻底的失败了,他的家底被拼了个精光。他心中非常的憋屈,关羽、张飞的仇非但没报了,还配上了四万多条性命,而东吴仍然死死地追赶他,在后面一直咬住不放。

刘备很担心,永安是益州的咽喉要路,这里要是失守了,就注定霸业即将终结。所以刘备在永安重整人马,试图做最后的抵抗。可是,没过多久,就传来东吴退军的消息。

东吴怎么突然撤兵了呢?原来,就在刘备败兵之后,魏国忽然大举向东吴的大本营进犯,孙权急忙调回陆逊抵挡魏国的军队。

陆逊撤离了,刘备却又来劲了,刘备立刻给陆逊写了一封恐吓信,他威胁陆逊说:“小子!我准备最近到东吴旅游几天,你拿什么招待我啊?”

陆逊见刘备落井下石,也没好气的回了刘备一封信说:“上次您来度假消费的恐怕还不多,这次一定要让您花个痛快!”

刘备被陆逊打怕了,也就老实地等待吴魏交锋的结果,然后再寻找战机。可惜,令刘备遗憾的是,魏国最后撤退了,他们两国并没有真正的掐起来。

而孙权撤兵之后也没有打算继续征讨刘备了,他明白一旦消灭了刘备,那么三国的平衡状态就将被破坏,而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及魏国,留着刘备还有用处,所以孙权马上就派使臣向刘备求和。

刘备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他已经成为魏蜀吴三大龙头之末了,要想挽回这种被动的局面,只好苟且放下自尊,便答应了孙权的要求,从此,吴蜀之间再次联盟,这一次的联盟却是双方真真正正的、实实在在的联盟了。

按理说,刘备签完同盟条约之后,就应该返回成都,可是,刘备却住在了白帝城,始终没有回去,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刘备憋了一肚子的气,心中有些压抑,在战后就生病了,不过最初病的不是很厉害,就暂时住在永安宫调养身体。

第二,在这个时间里,刘备还要考验一下刘禅处理政务的能力以及丞相孔明在他生病后有没有什么不良举动。其实这怪不得刘备怀疑诸葛亮,当政者对属下怀疑是正常的,正如同当年刘邦征讨项羽之时不放心萧何是一样的道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备夺得西川之后,整个蜀国就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孔明为首的荆州旧部以及刘备的死党,另一派就是益州当地的官僚与军阀。刘备入蜀时,曾带领一万多的荆州兵震慑住了益州,使那些意图叛乱的乱臣贼子害怕刘备,不敢轻易发生暴乱。刘备治蜀时,也同样是以荆州旧部为主,荆州党统治着益州党。可是,自打夷陵战败后,荆州兵几乎死绝,荆州的官员损失大半,益州党的实力从而一下子高于了荆州党,刘备很担心益州的将领会这个时候发生叛乱,所以他必须要趁着他还在世的时候,把这个祸患消除。

所以,刘备故意放出风去,说自己的了重病,已经下不了床,然后就在背后看看哪些人将要图谋不轨。

果然不出刘备所料,一个月后,汉嘉太守黄元造反了。

刘备马上秘密从成都调来了孔明,并交代孔明如何调动兵马,并让陈到、赵云等人协助孔明擒拿黄元。

也就不到一个月,黄元攻打临邛,陈到之子陈曶以及将军郑绰偷偷地将他围了起来,最终在南安峡口处将黄元生擒活拿,并将他带到了成都,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将其斩杀。

杀掉黄元之后,紧接着司徒许靖就莫名其妙的去世了。

许靖,他虽然是汝南人,但是他很早就被刘璋召入蜀中任职,曾经当过巴郡、广汉的太守,刘备围困成都的时候,越城逃跑的那个人就是他,后来刘备对他的为人很是轻视,不过法正却开导刘备:“许靖虽然年老无才,有没有品德,但是他却闻名天下,借这个机会把他提升要职让天下人看看,也显得您重贤重德,这样天下的才子才会慕名而投。”

所以刘备才任命他为左将军,后来又提拔为太傅,刘备称帝后又升他为司徒。可是刘备现在生病了,这样的人就不能留了,所以许靖忽然就“病亡”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六十多岁的刘备由于过度劳累,又忧虑成疾,心力交瘁的他终于病倒了。

病重期间,刘备也没闲着,他即将导演史上最牛的后事交代,这就是永安托孤。

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召见了孔明,并假模假式地握着孔明的手说:“您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如果我的儿子刘禅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

孔明听完这话,吓得魂不附体,磕头如同鸡奔碎米,并且发下了狠毒的誓言:“臣万死不敢有这种想法,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的这话无疑给孔明上了一道紧箍咒,刘备仍然不放心,紧接着又给孔明套上了一层伦理的枷锁。他让刘禅以及刘永、刘理拜孔明为父,这一下,孔明必然会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了。

也许有人质疑,刘备的这招管用吗?如果不这么制约孔明,孔明会废掉刘禅自己登基吗?

我个人认为,孔明不会造反,因为他从小就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而且刘备打得又是汉室的旗帜,孔明如果自立就是反汉,是不会有人追随他的,孔明的人生目标就是管仲乐毅这样的人物,他又怎么会造反呢?

刘备震慑孔明后,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会像袁绍的俩不成器的儿子一样,为了夺权而自相残杀,所以刘备很果断地把刘永、刘理发配到远方做安乐王爷去了。

最后,他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诫刘禅,并且还说出了一句千古流芳的名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什么意思呢?刘备其实就是告诫刘禅,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孔明抓到你的把柄,哪怕一点点的小事也要用心去完成。

紧接着,刘备又召见了尚书李严,任命他为副丞相,与孔明一样,同为托孤大臣。

李严,南阳人,早年间在荆州任过职,后来效力于刘璋,在刘备攻打绵竹时开城投降,那么刘备为什么会突然把他提拔成托孤大臣呢?

我之前提到过,蜀国现在分成了两大派,李严是益州派的领军人物,同时他又与荆州派的许多人共过职,而且又具有才干,利用他可以暂时安抚一下益州派的不法分子,这就是以遏制额的手段。当荆州派重新占领蜀国第一位置的时候,李严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最后被孔明找了一个借口,将他贬为了庶民,回想起来,这多半是刘备提前设计好的。

刘备之后又传来了孔明,嘱咐孔明一定要实现荆州党主宰益州党的战略目标。所以日后,孔明毫不客气地对益州一些名士下了死手。先是将廖立下了大狱,后来名士刘巴也莫名其妙的病亡,紧接着善出奇谋的费诗也下野了,再后来曾经被马超和庞统称之为“大才”的彭羕也被孔明找了个借口杀掉了……

而刘禅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显然是刘备之前早就吩咐好的。

而孔明之后都提拔和使用些什么人呢?我们先拿《出师表》中的人物举个例子:

侍中郭攸之,南阳人。费祎,江夏人。董允,南郡人。向宠,襄阳人。蒋琬,零陵人。

包括后来被孔明非常信任的身边的参军马谡,也是襄阳人。还有除掉魏延的杨仪,同样也是襄阳人。还有出使东吴的邓芝,也是荆州新野人。

这些人统统来自荆州一党,就连孔明之后的候选人也要在荆州党中选拔,而蒋琬、费祎死后再也无人能够接替了。

不过,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当荆州党无人可用时,应该怎么办!刘备早就想好了,他嘱咐孔明,宁可关键使用一下益州人,也千万别胡乱安排。尤其是马谡,他干参谋还凑合,千万别让他独当一面。可惜,孔明在守街亭的问题上,还是担忧益州党会出问题,所以他宁可把刘备的忠告当成耳旁风也要使用马谡,他也绝不任用益州的王平,仅仅是让王平担任主将,却不给他实权。所以这才导致了后来失街亭的悲剧,最终孔明为了安抚益州党,不得已挥泪斩了马谡。

还有一个人也是例外,这人就是魏延。魏延虽然是荆州义阳人,是当初被刘备提拔起来的老部下,但是这家伙属于墙头草似的人物,益州派强势,他就倾向于益州党,而最令人讨厌的就是这家伙口无遮拦,平时总喜欢发牢骚,所以孔明宁可舍弃他不用,也不让他建功立业,在孔明死之前,还要设计将这个隐患除掉。

虽然刘备和孔明这么做有一些卑鄙,却实属无奈,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荆州党永远控制着益州党,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发生蜀国内部的叛乱。

不过,这么做却导致了一个可怕的后遗症。荆州已经在孙权的手中了,再想从荆州选拔人才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在马超、赵云这些名将死了之后,蜀国再无大将,才最终沦落成为“廖化为先锋”的后果。

所以,孔明不遗余力地四处征战时寻找可用之才,最后才在天水收下了姜维继承了自己的衣钵。

为了能使益州党发展过快,孔明还连年地出兵伐魏,也正因为如此,蜀国内部才得以平稳,才平安度过了四十一年。可同样,孔明也为了防范益州党,所以凡事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这也给刘禅幼小地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所以孔明死后,刘禅果断地废除了丞相****制,从而才真正的实现了荆州党与益州党共融的一个良好局面。

刘备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才静静地躺下身躯,嘴里仍旧叨咕这什么。

孔明俯下身躯,把耳朵贴在刘备的嘴边,问道:“陛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刘备使劲点了点头,拼劲最后的力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年终六十三岁。

刘备死了,他白手起家,几十年来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靠自己的拼搏终于创立了一个伟大的基业。他是英雄吗?他是英雄!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刘备到底是否仁义呢?他也仁义!他虽然没有刘璋那样蠢猪式的仁义,但是他心中有大爱,他想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他值得百姓们的追随与爱戴!

至于刘备到底与我描述的样子相差多少,我也不曾穿越,也不能保证刘备就是我写的这样,我只能借用杨慎的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最新小说: 归藏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