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是热闹了,但是却有人看得不舒服。
人数太多,不一一缀述。拣出最窝心的来说。
说安家,最气提安家家祖,听说这安小七闹了这么大的排场,在京城出尽了风头,他就来气。
那些个东西,他也出得起。不,若是那安小七能长在他家,给他家带来官运亨通,他可以办的比这个十倍、百倍的气派。
可惜,人家不愿意认他。
此时,他正冲着花家大爷撒气,“若你有能点出息,也不会让安家这样的气。那样的庶子生下的女儿,只是有福气得了一个丞相外祖。现在又说她是个有福气的,若是能留在安家,也会给安家起许多势力。”
安家大爷嘴上说着“是,是,是”,心里想的却是,若是那花丞相,能有一点缝能钻,当初那老三家的媳妇就不会那样被你们打压了,现在把人家都逼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来怪我这个儿子没有出息。您当初不是也没有撬动这块钢板吗?
不过,这安小七好像是真有点福气的,记得当时丞相直谏得罪了皇上,皇上想治他的罪来着,结果安小七被抱回去丞相府没有多久,皇上就与丞相和解了。丞相因此还得了赏。
可惜的是,这安小七再有福气,也没有保住她自己阿娘的命啊。
当时,老祖还想说这个女儿是个福薄的,是个灾星,没有想到遇到了一个和尚,竟说只要到了花家就成了福厚的,就会成为禄星。
唉,若她娘在世,说不定安家也会借着她的福气,直上云霄的。
安大爷虽然当官十几年,也升迁了不少,但是基本都花了银子买通了门路,大都是闲职。
虽说安家对丞相家做的事不太地道,但是也没有多少人去欺负安家,在生意上还是得了些便利的,这不得不说,有花家的影响力。
可是安老祖才不会承认这些,他只是觉得,远远不够,丞相府与自己有关系,就得处处维护着他们安家,这才像是亲家,却没有想过,自己做的蠢事,会害了花家在朝廷的声誉。
好在,安小七是个明眼的,这些年从没有回去过安家,算是绝了交往。但是只要一天她是安老三的女儿,安家就想攀着丞相府,攀不上就骂着丞相府的不近人情。
安家老祖最近也在给自己的孙女们物色合适的人家,他几乎忘记了庶子老三家的安小七,可这回是安小七的行为太耀眼,让他不得不眼红。
这个孙女这么有福气,到时肯定会嫁给皇家;而且花家大爷也说了,朝廷中有风声,太后可不是在丞相府随便说说,已经在给这个孙女物色皇子了。
这个孙女若是在她安家,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不行,他得想办法,去讨回来这个福星。安老三的名字还在安家家谱上呢,别说他这个女儿了。
于是他找来安家大爷,“你去打听下,看看哪个皇子对她有意思,到时设法和他们亲近一下,看那些皇子都是什么反应。”
安家大爷有点惶恐,他说:“爹爹,您这是……想做什么?”
“我还能做什么,那当然是想办法把这个福星的福气沾过来点,别忘了她是安家人生出来的,现在却便宜了丞相府,丞相府是不是也得表示点什么。”花家老祖生气道,“这些年,丞相府对安家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给,白娶了她那个女儿,现在生出来的福星却还是落在丞相府,你叫我怎么嗯得下这口气。”
“那还能怎样,那是丞相府,又不是别的地儿,也没有亏了小七是不是?”安家大爷小心的和他爹爹解释,他实在是不想去惹丞相府的人。
“你这个没有用处的,当初叫老三把位置给了你,你不好好为安谋利,这么多年的身升迁都还是花家里的老本,是真的没有出息。”安家老祖听见自己的儿子,不支持自己找回安小七,是气急败坏。
“爹,这些年了,我当官还是为家里带了许多便利,这些家里生意,来为难的已经少了许多。”他小心的辩解,“说实话,我虽是顶了老三的位儿,却没有他的才华,不如他也是必然的,只是这些总是被同寮拿来取笑罢了。”
他从来没有敢在安家老祖面前说过这些,今天他是被人笑极了,才敢说出来。
安小七是安家的孙女,这谁都知道,但是安小七却从不回安家,把安家当成仇人,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没有人去对安爱恭维巴结。
但是,京城里人都是极精明的,毕竟是丞相的亲家,他们也不会轻易得罪,因为丞相那么恨他们,不是也没有怎么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