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再见,理想! > 第三章 苦菜花李玲1

第三章 苦菜花李玲1(1 / 2)

李梦痕其实不是深港人。她的原名叫做李玲,是巴蜀农村的姑娘。

那是一个接近雪山的偏远山区,早两年才通公路。村里的唯一出产就是辣椒。就连辣椒,也因为长在苦地里,仿佛受难似的,歪歪斜斜一片。到了收获的季节,由于没有拿到外面卖的计划,家家户户就自己摘了然后做成各种各样的辣椒。有的是辣椒酱,有的是剁辣椒,有的是辣椒粉,有的没想好做什么的,干脆就晒成了干辣椒。几乎一夜之间,红红的辣椒就全没了踪影,剩下光秃秃的辣椒树,像斗败了的公鸡。

这个时候的村里,看起来就更萧条。仅有的几块水田,也因为水稻早割了,放干了水,剩下了一滩泥,再之后就是块状的冻土,再之后就跟旱地没有了区别,灰黄的色调让人觉得没有了生机,仿佛一片死亡的原野。

其实不止这个村,附近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村子,光景也差不多。那是一幅让人可以很快充满想象力但又不愿意多想的画面,仿佛整个世界除了辣椒和旱田,就没有了别的东西。当地人爱吃辣椒,这些个辣椒被以各种形式做成了菜,熬成了汤,拌成了饭,吃到了肚子里去。

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来了。

李玲算是认字的,稀稀拉拉地上了几年学。父亲老实巴交,除了干活,能说道的,也就数旱烟抽得凶。村里有一座很破的小学校,是当地的林场成立那年,政府建起来的。多年了,就一个本村姓胡的老师,外面的人也不愿进来。这位胡老师一个人教三个年级的学生的所有课程。这里没有幼儿园,家里的大人们估摸着孩子差不多该受教育了,就领着过去见胡老师,说你看着带吧,胡老师就带着。

等读完三年级了,就得到里以外的完小去上学。那里还有点学校的样子,老师有七个,可以上到六年级。学生可以寄宿在那里,一个星期回一次家。

回家干什么呢?一是见见父母,二是带咸菜。

带咸菜是这样的一个流程。每个星期天,孩子们要去上学了,家里的大人们就炒一锅的咸菜,尽可能地多放点盐和酸,便于保存,然后用一个大玻璃瓶子装起来,放在小布包里,才来岁大的孩子就背着包走里路去学校。前面的里路是山路,后面的里路是土筑的公路,等看到学校了,天也就黑了。

到了学校,小朋友们把这个星期要吃的咸菜小心地拿出来,放在开学时父母带过来的小箱子里,每顿饭自己拿着一个小铁碗去盛热饭,然后就点小咸菜,就算是吃饭了。无论寒暑,这菜是要吃一个星期的。冬天还好,到了夏天,那咸菜就有点撑不住了,发出一阵阵的馊味,但是孩子们依然吃得欢。

每个星期五,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平时吃得多的小孩,瓶里的咸菜已经见底,多半要缠着别的孩子一块吃,就是那节省惯了的小孩,也因为马上就要回家了,变得大方起来,但是无一例外,即便一个个吃得肚皮溜圆,也决计不会浪费一粒粮食。菜吃的咸了,于是就要水喝,回家的路上走得汗流浃背,更是饥渴难耐,一张张小脸红扑扑的,回到家包一放下,就是盛起一瓢凉水,咕噜咕噜地喝到头。

下一个星期,这样的故事再重来一次。周而复始地,几年的小学生涯就这样过去了。

乡下的教育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艰难。比如李玲的父亲,交不上学费是不能送孩子上学的,那还是义务教育没有免费的年代。交上了学费,还有一道重要的活,就是送粮谷。

所谓送粮谷,就是家长要在开学的几天,提前把孩子这一个学期要吃的饭所需要的粮食先交上了。于是开学那一阵子,路上尽是些送粮谷的大人们。对于做惯了农民的山里人来说,送粮谷不是什么很大的体力活,他们的计算也很精准,学校要说粮谷缺斤少两了,经验丰富的老乡可以给你立马给你指出来,不过,送粮谷最难的不在这里。在哪里呢?

在仓库。

大家一窝蜂地送粮谷,学校就有点受不了了。那年头,谁家也没个什么电话,就记得日子。仿佛约好似的,学校门口送粮谷的人就排上队了,排在前面的好说,等到仓库满了,后面的就要寻思放哪了。

最新小说: 影视:我截胡李元芳,拿下如燕 人在奥特:我加坦杰厄,变成了光 开局扮演毛熊大帝参加白月光婚礼 人在四合院当锦鲤运气好点不过分 大哥临终嘱托,让我照顾四个嫂子 原神:直播问答,社死二创 娱乐:开局获得薛之谦体验卡 四合院:分身电锯狂魔,禽兽惊魂 网球:最强至臻,从道法融合开始 欢喜:同居宋倩,乔英子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