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入靖难(1 / 2)

“难道人老了,真的就糊涂昏聩了?”

“咱的儿子被流放,被逼自焚而死。”

“这些虽然都发生在咱死后。”

“可允炆是咱一手扶上皇位的,所以这一切,也可以说就是咱一手造成的。”

“咱对不起自己的儿子呀!”

自己的孙子,必死了自己的儿子。

然后自己的儿子,又掉过头来打杀自己的孙子。

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心的吗?

至少对朱元璋来说,似乎没有了。

但他并未像得知朱棣靖难时那样,只感家有不肖子孙而愤怒。

反倒将很大一部分责任,都揽于了几身。

可能是儿子和孙子确实不一样吧。

又或者他老人今天情绪早已用尽,如今已可以冷静下来思考了吧。

“您也不必太过自责,因为在晚辈看来,您的这个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太子殿下英年早逝后,您其实也是议过该立谁为后继储君的。”

“燕王朱棣,亦是当时的主要人选之一。”

“只不过有人说了一句,此乃为先太子立嗣,而非为陛下您立嗣。”

“您才一锤定音,从太子殿下的两名子嗣中,选择了您认为更合适的朱允炆为储。”

“至于您当时的心情,晚辈虽不能完全了解。”

“但大抵就是,您不忍让太子殿下的皇帝名分流失。”

“若燕王殿下直接继位,必不会也无必要给懿文太子上帝号。”

“但朱允炆登基后,称其父为孝康皇帝。”

“至少这一点,他算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您生前一直唯念太子殿下继位的遗憾的。”

“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对自己已逝去儿子的舐犊怀念之情,又有谁能够指责呢?”

“所以您完全没有必要自责,朱允炆的所作所为,以及招致的结果,全因他一人。”

“仅此而已。”

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足够命好了,再为他开脱实在是大可不必。

不过朱元璋此时的心情,李不浪也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还有噩耗,李不浪都并未告于他知。

那就是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这二位朱棣的哥哥,于朱元璋议再立储君之时,也都已身故。

所以才会轮到已是最长子的朱棣,成为主要候选人。

否则的话,朱元璋只怕还要伤心。

“先生说的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咱怎么就忘了这个道理呢?”

“所幸,托先生的福,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朱元璋当然不知道,所谓的平行时间线是什么。

他只以为,李不浪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使他自身所在的世界也变得更好。

才会,走此一遭的。

但未来确实可以改变,可改变的也只是平行的未来。

若是只有单一时间线的话,李不浪但凡敢对时间线做出任何改变,引发的蝴蝶效应都可能导致他根本就不会出生。

那既然没有他,时间线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这既是“祖父悖论”。

所以朱元璋理解的弥补遗憾,和李不浪所说的显然并不一样。

欲弥补大明各个时期的诸多遗憾,必须到正处于各个时间点的不同时间线中,去逐一干涉。

但只凭李不浪自身,显然并无这样的能力。

比如他不可能劝说得动,靖难成功后的朱棣不打压建文旧臣。

也不可能全朱允炆,和他叔叔好好谈一谈。

但是朱元璋可以!

所以李不浪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把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带到靖难之役正接近尾声的时间线去!

而在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终于和朱元璋以及朱标讲明了其中原理后。

“如何,您是否愿意走这一遭?”

“哈哈哈哈!求之不得!”

洪武皇帝朱元璋,毕生所求所为,唯念将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的延续到后世,并庇佑自己的子孙。

如今有机会亲自步入后世,他又有什么理由的拒绝?

于是洪武大帝,步入靖难之中!

......

时间线:建文四年。

大明京师,烽火狼烟。

攻城投石机投出的巨石,呼啸而过!

狠狠砸中高大巍峨的城墙,震耳欲聋!

最新小说: 娇软恶女泪汪汪,暴君红眼撞宫门 娇软美人穿兽世,八个兽夫争着宠 美人重生茶又媚,踹开渣夫夺凤位 学校风云之阴影之下 机器猫视频,出手就是宇宙级灾难 穿越年代有空间,女配摆烂成团宠 为奴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 吃蘑菇后,我成了绝世古仙医 荒年深山捡夫君,开口竟是东厂活阎王 双穿大唐之超时空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