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学内有个学正名叫苏扬,专爱讲些前所未有,稀奇古怪的知识。
颇得国子学内学子人心,自己的几个儿子,平时不爱读什么四书五经,却专往国子学去听这位学正的讲课。
这些自己通过锦衣卫,都是了解的清清楚楚的。
在锦衣卫面前。
别说区区一学正在国子学内发生的诸多事。
朝廷上下哪位臣子在家吃什么饭,喝什么酒,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
自己通过锦衣卫皆是清晰的掌握在手。
不怪自己儿子,对那位学正讲学兴趣大增。
当锦衣卫将国子学所见所闻呈上来时。
就连自己对这些奇异的知识,都十分感兴趣。
只是,今日竟然提到了国运。
两汉四百年,李唐不过三百年。
我大明二百七十年倒也不过分,老四分析的也对。
连皇子们的对话,都在密疏上记载的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这位苏学正,难道说真能改我大明国运么?
看来咱有必要见上一见,这位苏学正。
思虑良久,不停的摩挲手里的密疏。
朱元璋闭上双目,就这样坐在龙椅上小憩。
———————————————————
苏扬离开国子学的姿态,甚是潇洒,引人赞叹。
但这回家之路,却是有点难行,没有马车的苏扬,唯有依靠自己的双腿,慢慢走回住处。
苏扬的住所不大,但这也是他仅剩的房产,离中心城区有些偏远,倒是可以图个清净安谧。
苏扬岂是也烦这里离国子学太远,每天都得花不少时间在通勤上。
现在的应天府,可没有后世的地铁,方便出行。
苏扬也掏不出钱来改善居住条件。
毕竟这应天府是京师,居大不易。
况且老朱给的俸禄也太少了,只靠那点微薄的俸禄,勉强能够养活自己。
哪里还奢谈设呢存钱买房。
朱元璋这官员低薪制度,怪不得即便是实施酷刑如剥皮实草,这天下的贪官是越抓越多,无法禁绝。
看来老朱即使登基大典,身披龙袍,这身上朴素的农民思想还是特别严重,难以更改。
简单的高薪养廉,朱元璋是怎么也不会去做的。
在老朱眼里,大明乃是家天下,朱家天下,苏扬心里无聊的吐槽着。
他盘算了下自己,半年前穿越到一名国子学学正身上,父母双亡,仅剩下这套房产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