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目标,而是可持续目标,这是我需要的。
不只是战斗,在各种方面,只要我能够做,我就要做到不输于任何人,竞争,然后求胜。
无事不追求完善。如孩童般的好胜,不,本就是该有的特质,年少时单纯为赢而追求赢,无需意义所在,这种好胜,原本就是该存在的。
如果只是为了成熟,而压抑本性,抛弃那种的成熟根本也无所谓。
比任何情感都更原始,争斗之心。即使在已经和平的某个时代,争斗也永不停止。
“行吧,那就七局制,造成致死的攻击即为结束一局。”布俞简单的制定了规则,做好准备开始实战。
七局,也就是七局四胜,致死的攻击是指攻击到关键部位,像是躯干,颈部,头部这些部位,当然剑刃是不出鞘的。
“好,那就开始吧。”我以架势迎接对手。
我和布俞不约而同的架出了犁式。犁式,也被称为低位吊式,由这个架势,可以轻松劈砍,刺击,乃至拖割对手,同时架势不缺乏防御性,略微上扬的剑身可以很好的保护躯干。
接近着。我和布俞逐渐迈进彼此的攻击范围内,接着变成两人以剑锋左右踱步,试探着彼此。
我的剑身上下摆动,试图去触碰布俞的剑。试探的幅度过大。
布俞抓住我剑身下垂的一瞬间,上扬长剑,对准我的中线纵斩出,直上直下,不偏不倚。
也正因这一招的精准,我的主手右翻,身体后缩,抬高剑,横格于头顶,吊位防御。这样精准的斩击没有变招的余力,由此我可以发动反击。
以副手为支点,主手由前向后牵动剑翻转,空划半圆,扭动腰肢,反手斩,击向布俞的头部。
纵向的精准斩击虽然无法以变招继续攻击,但迅速的收回防御是简便轻松。他仅是将刚才被格住的剑收回,直立于右侧,便挡住带有我骄傲的反手斩。
挡住我的攻击后,布俞没有停歇,而是顺势以直立剑身,施以迅捷斜斩。
这样力度的反手斩被挡住,弹开的幅度以露出破绽,如此我要防住攻击,以‘防御’是不可信的,那便以斩对斩,以攻为防。
低沉身体,下调重心,表面上看我是把头部弱点露给对手,实际是为重心低下以后,能以刚才被弹开而落到下段的剑直接执行上挑。
两击交接,如果剑刃出鞘的话,必是火星四溅。
僵持不足为一瞬,我上步近身,再次以反手斩攻向头部。
就像循环一样,布俞用同样的方法防住我同样的攻击,但身体离得更近,攻防的容错更小。
布俞没能完美挡住我的斩击,因此我的剑没有被弹开,我可以变招而进行攻击。
我我不着急进行攻击,借助着剑被挡住的反作用力,将剑抬高,外界看来我是剑被弹开,但这是我有意而为,剑向上弹开,而非向下,那么可顺势而为。
高位向下切落,控制距离,结合力量,便产生速度。由我的左上方,对手的右上方,怒击斩落,这一击会撕开他的防御,在其头部和躯干造成重创。
布俞将剑换位,由右立于左肩,与我相对发起横向平斩,与我的剑交接。
这样的力量,怎能阻挡我的斩落。
两击碰撞之际,布俞便落了下风,但他没有试图拉开距离以躲开攻击,而是将剑前推,使剑锋推到我的左肩上。
这一局,我输了,若是我继续压制,布俞的剑就会借着我的力将我割颈,若是我变招或停止发力,布俞便会主动拖割。
第一轮是布俞的胜利。
“这轮攻防有些多了,几回合下来才决定胜负,实战要更加直接迅捷才对。”布俞表示这一轮太过长了,也可以说是太过激烈了,能让布俞正视以待了吧?我的实力。
再次摆好架势,第二轮由此开始。
布俞以顶式伺机而动,而我依然犁式待攻。
第二轮的试探少了很多,几乎是两人接近以后就直接开始了攻击。
身体紧绷,看到布俞扬手的一瞬间,我直接斩击,打他的出手预示,封住攻击。
布俞的攻击没有如想象中落下,他的剑身上扬是虚晃,骗出了我的出手。
接着布俞蓄势怒击,盖过了我的斩,随之连续的高位反手斩,交击左右交替,如风车旋转一样,高位的优势,接连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