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山脚处。
一个头戴方巾,蓄着字须的干瘦中年人便迎了上来,恭敬行礼:
“见过公子!”
“嗯。”朱爔微微颔首,“那位黄公子来了没?”
“回公子,黄公子和我刚到不久,黄公子刚刚到山上转悠去了。”
“哦,那我在这等等他。”
这干瘦中年人,便是朱爔手下的牙人,名叫阮士利。
车船店脚牙,这牙字指的就是牙人。
所谓牙人,是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
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就相当于后世的中介、经纪人。
而牙行,便是中介公司、经纪公司。
大明牙行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牙帖。
有官牙、私牙之分。
牙行什么活都干,比如替人买卖房屋产业,租凭店铺,登记和更换地契,车马货物买卖。
甚至还替人找活干!
替人招聘人手,比如商铺里的店小二,大户人家的婢女,管家,账房,仆从,护卫等等。
甚至有些黑心牙行,为了追求暴利,干的便是人贩子的勾当。
可以说,牙行在大明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当初洪武大帝朱元璋试图取缔私人牙行,但官店并不能代替牙人的活动。
朱爔苟住发展自己的势力,自然也开了自己的牙行。
牙行名字叫大通牙行,是正规的持贴牙行。
有自己的铺面、堆栈乃至客房等设备。
并雇用看货、帮手、帐房、庄客。
而代理人即牙行掌柜,便是眼前的这位阮士利。
朱爔的一应产业中间业务,大都是自家牙行代为办理。
因此,大通牙行,是朱爔最核心的产业之一。
阮士利能做如此重要的位置,自然是朱爔的心腹。
阮士利原本是走南闯北的行商,后来遭遇恶吏豪绅欺压,家破人亡,流落到南京城替人算卦为生。
有一次在街头算卦不准,差点被人打死。
后来被朱爔所救。
朱爔又派人帮他找回失散多年的儿子阮小二。
于是父子二人,都死心塌地为朱爔卖命!
阮士利为人机敏灵活,走南闯北,社会经验极为丰富,正是管理牙行的不二人选。
“对了,你可知黄圭为何不肯卖这片荒山?”
朱爔问道。
朱爔想要在这里精炼盐矿,这件事无人知晓。
就连阮士利都还蒙在鼓里。
黄子澄家实在没理由不卖。
阮士利想了想道:“具体缘由,属下也不知道。”
“按理说,这片荒山是不毛之地,平日里就算五十两银子,都未必有人肯买。”
“咱们出价一百两银子,他们应该很乐意出售才是。”
“依属下之见,这位黄公子,为人精明狡猾,一定是想要探查公子购买这片荒山的用意。”
阮士利是个老江湖,朱爔深信他不会看错人。
不由微微有些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