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十年代,两个年轻人要走在一起,自由恋爱是极少的。
两个年轻人要是敢在马路上勾肩搭背,卿卿我我,会被路人围观,指指点点的。人民群众一致认为,这两人生活作风不好,是“臭流氓”。
青年男子看上了某个女子,要是敢上前大胆把妹,女的满脸通红一声尖叫,这男的就会被围殴成猪头。年轻女子看上了某个帅哥,要是敢主动表白,那更不得了,众人议论纷纷,这女子是“水性扬花”,莫非精神病发作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也不能自己去求,那该怎么办?农村中一个重要的职业出现了,媒人。
一般的青年男女都是通过媒人,才走完从认识到结婚的全过程的。提出求偶要求的一般都是男方,男大当婚。在农村,单身汉是被人看不起的。
爷爷找到村子里的媒人,说:“我家老二已经三十岁了,长的也不丑,人又勤快,看能不能帮的找个婆娘?”
历来男多女少,爷爷也不敢对女方提太多要求,只是说几句重点,要求女方不能懒,不能脾气不好等等。
为了让媒人把这个事情放到心上,爷爷难得大方了一回,送了媒人很多礼物,还给了一大笔钱。
媒人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开始在十里乡开始的物色合适的对象。
后来打听到附近村子里有户姓郑家的人家,家中有个叫淑芳的长女,现在正是二十岁的妙龄,虽然有人上门说亲,但是亲事还没有敲定。
媒人开始上门游说了,“宋家村有个好后生啊,长得又高大又标致,家里条件又好,老汉儿是个郎中,家里的房子也是修好了的,五间崭新的大瓦房,我看你家的女儿要是能嫁过去,就享福了。”
媒人无形中又把爸爸的优势条件放大了几分,至于不利条件就避而不谈了。
我的外公被说的心动了,想着郑家这边住在山上,土地少、条件不好,宋家这边地势相对平坦些,条件要好些,就答应双方见一面。
媒婆乐坏了,忙不迭跑到爷爷家里,开始表功。
“你家的事情,我可是一直当最紧要大事来做,跑遍了十里乡,终于给你家后生找了个好妹子。
郑家妹子二十岁,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咧”,媒婆喝上爷爷端上来的放了白糖的茶,润了润喉咙,又开始眉飞色舞。
“我帮你家找的这个妹子啊,长的好啊,还是个初中文化,平时又勤快,十里乡都难找,多亏我能说会道,他家才同意见一面。”
两家相约在赶集的那一天见面。见面的头一天,爷爷反复给爸爸交代,“女方的老汉儿要来看你一面,要来看人户,有什么话让我们来说,你到时候尽量少说话,要让别人觉得你稳重”。
女方家的父母就到家里实地考察,农村的方言叫做“看档”,意思是看一下男方家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构成。这个步骤,主要是担心女子嫁过来挨穷受苦,或者受气。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现在有些相处十年二十年的都会看不准一个人,更何况当时的仅有一面之缘?
所以说啊,了解一个人,仅靠短暂的相处是不行的,短时间一个男的完全可以伪装;如果光听别人介绍,那就更不行了,有些真实的一面,别人也未必会了解。
这一天,爷爷家所有人穿戴一新,抖擞精神迎接女方考察团的到来。爷爷奶奶殷勤地带着女方的家人,房前屋后,水田,自留地都转转,热情介绍了自家优良的投资环境,热情回答外爷的提问,并表达了欢迎女儿下嫁的热切愿望。
到了吃饭时间,男方殷勤款待,在愉快的酒宴上,两家达成了合作的初步意向。走到这一步,意思是这两个年轻人的婚事,真正立项了。
距离结婚还差最后一步,就是找人看字,整个过程爷爷一手操办,最后给女方父母说的是两人的字合的很,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合适的两个人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两家就开始选结婚的良辰吉日,双方领了结婚证,就大事已定,只等喝喜酒了。
在农村,最热闹的是两件事情,一件是办喜事,另一件是办丧事。这两件事情都用得着唢呐,难怪人们常说:唢呐,唢呐,乐器之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在婚礼前一天,爷爷派出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向女方家奔去。迎亲队伍可不是空手而去,而是抬着成扇的猪肉,这些是给女方家办嫁女宴用的,所以上面都贴着喜庆的红纸,一路浩浩荡荡,喜气洋洋向女方家进发。
到了女方家,卸下鱼肉,吃完女方家的嫁女宴,迎亲队伍又抬着女方的嫁妆,喜气洋洋往回走。这些嫁妆包括箱子、柜子、黑白电视机、床上用品,甚至锅碗瓢盆等日用品,这也是女方为了补偿男方彩礼钱的一种回报吧。
嫁妆越多,说明女方家越重视女儿以后的幸福。当时很多的木头家具,都是外公砍了种了十几二十年的树,亲手做的家具。
我的妈妈走在队伍中,在伴娘的搀扶下,向父母和弟弟妹妹告别。一路嚎啕大哭,表达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表达着对娘家的依依不舍,对未来的路也充满了忐忑。
迎亲队伍到了男方家里,先是安排拜堂,然后吃喜宴,闹洞房,闹完洞房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结婚当天,妈妈才看到爸爸的真人,一看他的长相和媒人所讲的相差甚远,看到爸爸脸上长满了麻子,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再加上感觉这个人半天放不出来一个屁,一副木讷老实的样子。
妈妈吵着要回娘家,感觉被骗了,日子不想再过下去了。
看到女方这样的表情,一个男人的面子思想作祟,于是才结婚爸爸就把妈妈打了一顿,就是从这开始,爸爸对妈妈的打就演变为经常性,没有什么充分理由,只要看她不爽了,就是一顿打。
当天晚上,妈妈不让爸爸近身,晚上手里就拿把一把剪刀,通宵不睡,只要这个男人一靠近她,就拿着刀乱砍一通,最后实在困得不行抱着菜刀在椅子上熬了一夜。
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妈妈又抱起了菜刀,爷爷奶奶看这样也不是办法,下来好话说尽终于把菜刀哄了下来,然后就把妈妈捆了起来,然后抬进了屋里。
爷爷让爸爸留下,自己就出来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