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载晃过,一晃眼便又是谷雨时节。
算起来,这已是赵龙侠进北府的第四个年头。
四年来,他便是一直跟随国公大人身边。
虽事务越来越繁杂,可自从那只多嘴的学舌鹦鹉出卖了他以后,便也再未见他生过半句怨怼。
只是晨兢夕厉,丝毫未有过懈怠松散!
因此,便也从未回过源河老家。
如此兢业之人,自然深得国公大人抬爱。
短短几年时间,竟自初进府时的一名小小杂役卒子一路迅猛升迁。
如今,已是骑都尉一职。
如此待遇,直惹得北府柳营的众兵将羡慕尤甚。
倘使同籍上官翥无有升迁的话,面对加官进禄如白驹千里的赵龙侠,大抵也定是要将赵龙侠瞧成了他的眼中钉,左右不会看的顺眼。
不过,自打演武场结上赵龙侠这小子,昔日的上官都尉可以说常如春风拂面。
这不,三日前,又新得一“裨将军”之称谓。
原本,初入北府时,赵龙侠对上官翥总怀一副举荐恩人之意,常于心中不甚感激。
可如今,倒换了上官翥对赵龙侠言恩说谢。
二人虽有一轮年岁之差,却是每逢遇见必是相谈甚欢,说如手足兄弟也不足为过!
既为同籍,自然免不了闲拉家常说亲谈友。
一日午后。
裨将军上官翥到北府与国公大人汇报完事务便起身前往柳营。
走到北府门口时,恰遇见提一木箱正在府门口与一小厮交谈的背影。
他几步走上前去,抱拳道:“月余未见,骑都尉近来可好?”
那背影和小厮都听见了话音。
小卒立时躬身抱拳施礼,道:“上官将军!”
那背影也幽幽转过身来,嘴角一笑,点头道:“裨将军这是要回去了么?”
“嗐哈!你小子真是消息灵通,我来北府半日皆未有瞧见你,正寻思你定是在哪儿忙乎,便只好回了国公大人的话即打发自己回家呢!”
说着又搓了搓手。
尔后,正了正衣领,道:“却不想再这儿和你撞个正着!赵都尉!”
说完便哈哈笑了起来。
恰时,小卒又看着转过身的背影躬身抱拳,询道:“赵都尉,这……是否现在便送去源河?”
“唔!即刻便出发罢!”面朝上官翥的背影又一转身,便将手里的木箱交予小卒。
小卒恭敬抬手接过木箱,答道:“是!”
正欲出门,背影又吩咐道:“记住!告诉我老娘,可千万别省着,想吃什么便买些,银钱勿须给我攒着!”
“是!”小卒回完话,便手捧木箱退后两步。
上官翥咧嘴一笑,将手搭在背影的左肩上,说道:“好小子,升官发财便是愈发的孝顺了!”
背影扭头又一笑,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说道:“你也知道,我那老爹前几年上山了,如今家中便只有老娘健在。”
顿了顿,垂着眼皮叹道:“操劳不少,总该享点福了!”
上官翥顿觉心中苦涩。
遂叹道:“可怜我那爹娘却没这享福的命了!哎!”
闻言,背影抬眼问道:“倒是从未听你提起过源河亲人,不知……?”
话未全说完,上官翥便接话道:“我岁起,便是吃百家饭长大,故此,子欲孝而双亲却早已不待呵!二十多年了!如今,虽已有了功名有了妻室儿女,却仍是遗憾!”
说完,抬头看向门外,叹道:“罢了!”
又询道:“若得空,便一道去柳营?”
背影答道:“正有此意!”
说罢,二人皆一前一后出了门。
北府门外,但见一匹枣红色大马拴在下马石处。
走出门外的二人站在门口,抬手互道一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