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昨日与秦军一战,你功劳不小,今本君擢你为司马,掌管军政!”
“啊?”
王翦显然没想到,周元竟会将如此重要的官职,安排给自己,不由吃了一惊。
“靖文君!”
王翦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我资历尚浅,恐怕难以胜任!”
“你的意思是说,本君也当不了这个冢宰了?”
周元冷视道。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王翦有些慌了神,一时语讷,“我、我……”
便在此时。
站在旁侧的李斯突然开口说道:“若论资历,王将军或许稍嫌稚嫩!”
“但昨日一战,骁勇杀敌,威镇天下,以军功论之,司马一职,当仁不让!”
“况且,正值用人之际,王将军何必妄自菲薄呢?”
听了李斯的话。
王翦这才一咬牙,跪地谢恩。
脸上神情,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从区区一个天子近卫,一跃成为执掌三军兵马的司马!
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靖文君如此看得起我,知遇之恩,重逾岱宗,我王翦这辈子,誓死追随,绝不二心!”
王翦望着周元,目光坚定,暗下决心。
感受到王翦的心意。
周元微微一笑道:“王翦,王城戍卫,军功擢升之事,便交给你去办了!”
“靖文君放心!”
王翦大声道,“末将必定不会让你失望!”
“嗯!”
周元点了点头。
目光一转。
落在了李斯的身上。
李斯神情肃然,变得愈发恭谨了几分。
顿了顿。
周元这才道:“李斯,你初入洛邑,功绩未显,本君想拜你大官,却又怕难以服众!”
“靖文君所言极是!”
李斯略微躬身,“不过,靖文君可曾听说过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典故?”
“好你个李斯!”
周元大笑。
身为后世之人,他当然十分清楚。
李斯乃是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第一谋臣。
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衡量……
这些奠定华夏两千年大一统之基的措施,无不是在他的协助下完成的。
倘若不能将这般人才,笼络于自己帐下,还谈什么求贤!
沉吟少许。
“李斯,你虽暂无功勋,但本君相信自己的眼光,绝不会看错!”
周元缓缓说道,“本君授你为冢宰内史,掌管法令,拟定文书,爵禄废置,生杀予夺,以诏王治,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
冢宰内史?
李斯眉头一扬,眼中闪过一缕欣喜之色。
以他的见识,又曾拜在荀子门下,熟读周礼,又岂会不懂“冢宰内史”的含金量。
虽然在官阶上,或许远远不及西君的司徒、王翦的司马。
但,
内史相当于幕僚。
从一个寂寂无名的上蔡小吏,摇身变成了周元的幕僚亲信。
前途,不可限量!
“我跟随老师,修习帝王之术,观天下大势,察四方诸侯,自长平一战后,唯独秦王,能成帝业!”
李斯原本打算,就在这几日,便离开洛邑,前往咸阳,施展平生抱负。
可如今。
竟让他在这关键时候,遇到了周元。
“昨日与秦军一战,靖文君以八百甲士,大破十万秦军精锐!”
“此战必定震惊天下,重振周室声威!”
要知道。
当今世上,秦国已然成为第一强国。
没有哪一国诸侯,能与之抗衡。
周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不仅如此。
“靖文君罢黜老臣,驱逐宗亲,招贤纳士,锐意变法,观其气而察其行,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帝业!”
李斯心下思忖,越想越激动,“倘若我能辅佐靖文君,一统天下,岂不比在秦国施展,更显本事?”
兴奋之余。
他突然想到了在稷下学宫时的一位故人。
——韩非!
当时,
两人同在荀子门下,修习帝王之术,均好刑名,因此颇为投缘。
不过。
若论出身,韩非乃韩国王室公子,而李斯只是闾阎布衣。
而韩非也先李斯出师,回到韩国,官拜司寇。
“师兄之才,十倍于我,他挑了个七国中最弱的韩国,以施展平生抱负!”
“我自认不如,只能选择当世最强的秦国,才敢与他一较高下!”
“而今,我辅佐一个比韩国还弱的周王室,他日若能功成,岂不更胜一筹?”
想到这。
李斯精神又是一振,更是干劲十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