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还有办法(2 / 2)

“多亏了你父亲,不然我和老肖早就已经牺牲了。”

吉普车停稳后,他们已来到办公大楼前。

这是一座典型的苏联式建筑。

楼层虽不算高,但空间宽敞。

内部是一间间并排的开放式办公室。

陈峰跟随杨承启下车,一路走到三楼他的办公室。

沿途遇见多位厂内管理层人员向他们打招呼。

他们惊讶地注视着陈峰,不清楚他是何许人也,竟能与厂长同行。

杨承启的办公室位于东侧尽头。

延续了苏联式的宽大气派。

办公家具显得粗犷结实。

这让陈峰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察觉到陈峰的表情变化,杨承启问:

“小峰,你怎么了?”

陈峰从容回应:“杨叔,我有个想法不知是否该提出来。”

杨承启爽朗一笑:“你说吧,有什么不能说的。”

陈峰点点头,继续道:“杨叔,这两日我也翻阅了轧钢厂的一些资料。”

“坦白讲,现状只能说勉强过得去。”

对于陈峰这样的评价,杨承启并未生气。

换作他人质疑他的工作成效,他或许早已勃然大怒。

然而陈峰这么说,他反而陷入了沉思。

回想过去两年,轧钢厂的确效益平平。

便叹了口气,说:

“最近几年我们确实是松懈了。”

“工厂规模扩大了,工人们的士气也抬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艰苦奋斗。”

陈峰微笑着说:“与物资供应不足也有一定关联。”

杨承启指了指沙发,请陈峰落座。

并对他吩咐秘书刘成峰泡茶,同时让刘成峰去叫保卫科科长马卫芹过来。

陈峰接着说:“杨叔,若想在企业管理上取得成效,终究得靠效益说话。”

“可当前是计划经济时代,生产任务均由上级分配。”

“咱们厂只需负责生产就行,这就导致无法拓展收入来源。”

“那就只能从节约成本上下功夫了。”

“那具体如何节约呢?”

杨承启一边泡茶一边追问。

陈峰回答:“长远来看。”

“我们需要提升每个工人的单位产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科学的评估问题。”

“就是在满负荷运作下,每位工人应达到怎样的产值标准。”

“目前我们还未达标,关键在于找出其中的原因。”

“找到症结所在,解决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当然,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另外,我还有一招能在短期内让杨叔您的业绩突出。”

刚开始听陈峰讲述时,杨承启确实颇感兴趣。

然而随着话题深入,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恐怕连他自己作为厂长都未必能轻易解决。

因此内心已基本否定此建议。

但他听到陈峰提及短期见效的方法,心中又燃起一丝期待。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最新小说: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农家子闯科举 盘点魔改主角:神大雄造了蓝胖子 乱世逐鹿:从箭术开始爆肝修行 遇上栗清照 僵尸:女鬼随便揩,你凭啥不让? 四合院:火红年代,我能无限垂钓 汉末太平道 送外卖的我在娱乐圈里混日子 为综漫世界,献上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