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小痣与小太阳:青梅记事簿 > 第八章 林荫道的录取书与藏了十年的密钥

第八章 林荫道的录取书与藏了十年的密钥(1 / 1)

云港市的蝉鸣在七月末达到顶峰时,苏念蹲在老码头的石阶上,看阳光在海面上碎成金箔。她攥着临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烫金校名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明明填的是本地师范学院,怎么就成了邻省的重点大学?

“志愿填错了?”张旭的消息弹出,附带一张截图:林砚的清北保送公示名单上,“放弃”二字被红笔圈得醒目,“你家小痣同学昨天在招生办跟老师吵架,说要改代码。”

海浪撞在礁石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通知书边角。苏念忽然想起高考后那天,林砚带她去灯塔,说要揭晓秘密。当时他掀开铁盒,里面装着历年的准考证、她画的小熊贴纸,还有张泛黄的纸条——是七岁那年她写的“要和小痣哥哥上同一所大学”。

“苏念!”熟悉的声音从梧桐道传来。她转身,看见林砚穿着白衬衫,领口敞着,露出锁骨下方的小太阳纹身。他的步伐很快,手腕内侧的旧疤在阳光下泛着浅红——那是帮她搬竞赛器材时被铁皮划的。

“解释一下?”她扬起通知书,海风掀起她的马尾辫,“临大的物理系,刚好和我报的汉语言文学隔条马路?”

林砚停在她面前,耳后的红痣比盛夏的石榴花还要鲜艳。他掏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临江大学物理系”几个字力透纸背:“招生办的老师说,有人把志愿代码写错了一位。”他的指尖划过她通知书上的专业栏,“巧了,我写错过同样的数字。”

苏念忽然想起填报志愿那天,林砚说“帮我核对代码”,当时她盯着他手腕的纹身出了神,没注意他在键盘上多按了个数字。“你故意的。”她的声音发颤,“清北的保送资格,你就这么扔了?”

“物理竞赛的终极密钥,”林砚忽然笑了,镜片后的眼睛像盛着整个海面的光,“早在七岁那年,就被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偷走了。”他翻开随身携带的错题本,最后一页贴着她初三的照片,旁边写着:“所有公式的解,都是苏念。”

梧桐叶在头顶沙沙作响,苏念看见他衬衫口袋里露出半截漂流瓶的绳子——是初三那年他们埋在海滩的那个。“其实你早就知道,”她忽然伸手触碰他手腕的旧疤,“我改志愿时,把‘本地师范’写成了‘临江师范’,结果招生办老师看错了。”

林砚的指尖轻轻叩击她的通知书:“所以我只好把‘清北’写成‘临大’,这样才能继续当你的错题本。”他忽然指向林荫道尽头的路牌,“1314号,刚好是我们教学楼的距离。”

七月的阳光穿过梧桐叶,在他镜片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苏念忽然想起灯塔里的铁盒,想起他竞赛草稿本里夹着的、她历年运动会的照片,想起每个雷雨天他准时出现的伞。“为什么不告诉我?”她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清北是你的梦想。”

“你知道吗?”林砚望向远处的海面,那里漂着几艘归港的渔船,“初二那年你在储物间怕打雷,我画电路图时就在想,比起实验室的烧杯,我更想当你的避雷针。”他转头时,红痣在阴影里微微发亮,“后来发现,你才是我的解题密钥。”

苏念的指尖划过他错题本里的小太阳涂鸦,忽然明白,那些年他整理的错题、藏起的漂流瓶、放弃的竞赛名额,从来不是牺牲,而是一个少年在成长路上,慢慢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可或缺。

“去报到吧。”林砚忽然拽起她的手腕,通知书在风里哗啦作响,“再不去,你的中文系学长就要帮你搬行李了。”

临大的林荫道上,迎新的横幅在风里飘着,路过的学生忽然起哄:“物理系那个帅哥又在等女朋友了!”苏念抬头,看见路牌“1314”在阳光下闪烁,而林砚正把她的通知书和自己的并排放着,两张纸的边缘刚好拼成颗完整的小太阳。

“其实,我有样东西给你。”林砚忽然从书包里掏出个木盒,里面躺着枚银色戒指,戒面是缩小的错题本图案,边缘刻着“LYSN”,“在灯塔里发现的,埋了十年。”

苏念认出那是初三那年的毕业礼物,她随手画的小熊戒指,没想到他真的去定制了。“傻瓜,”她的眼眶发热,“戒指这种东西,不是该表白的时候送吗?”

林砚忽然单膝跪地,梧桐叶落在他发间:“苏念,从七岁你揪着我的脸要糖果开始,我就一直在等这一天。”他举起戒指,阳光穿过戒面,在地面投出个小太阳光斑,“现在,我正式申请成为你的专属错题本,有效期一辈子。”

周围响起掌声和口哨声,苏念看见张旭举着手机录像,远处的迎新学长们吹起了口哨。她伸出手,任他把戒指戴上,忽然发现戒内侧刻着行小字:“你的每个问题,我都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七月的海风带来远处的汽笛,苏念望着林荫道尽头的教学楼,忽然懂得,所谓理想与爱情的平衡,从来不是二选一的难题。就像林砚说的,当一个人成为你的解题密钥,所有的选择都会自然指向彼此,就像电流找到导体,就像海浪拥抱沙滩。

这一天,临大的林荫道记住了两个交叠的影子,老码头的灯塔见证了藏了十年的戒指,而苏念终于明白,那些年的阴差阳错,其实是时光最温柔的安排——让她在十七岁的夏天,收到了比录取通知书更珍贵的礼物:一个男孩用十年时光,写成的、关于“我们”的物理公式。

当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苏念忽然想起灯塔里的漂流瓶,想起林砚说的“共振频率”。原来真正的双向奔赴,从来不是追赶或等待,而是像两枚契合的齿轮,在岁月的转动中,自然而然地咬合,成为彼此最精准的答案。

而这,才是属于他们的、最动人的成长——在理想与爱情的坐标系上,共同描绘出一条名为“我们”的完美曲线。

最新小说: 激活学霸系统:全知领域我主宰 影视:开局获得舔狗系统 外卖神豪开局拒绝米其林三星订单 六旬老太不躺平,抽子女,正家风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 嫡女重生:如意郎君,裙下臣 全球贬值:假千金日薪百万带飞全家 道种觉醒我改写了修真物理定律 国漫盘点:开局盘点国漫十大悲剧 重生成为全能猫娘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