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钗头凤 > 第十四章 五十万精锐

第十四章 五十万精锐(2 / 2)

听到赵希善先行的消息后,朱国成冷冷道:“什么东西!敢在老子面前七七的指手画脚,老子做总督时,你还不知道在哪个雪窝里趴着呢。”说完又狠狠的啐了一口。

吩咐李兆丰道:“你们左军多是骑兵,过了界山后,你率军散开,离我三十里便可,若是贼兵到时,也可接应。”

李兆丰接了令,朱国成又道:“前面的硬骨头,就让赵希善那个老不死的,还有边军那群杂碎去啃吧。”

王应魁打下河东后,并未像常人一样,住在晋阳城中享乐,而是率军离开晋阳,在离城六十里的险隘处扎营,防备朝廷大军征剿。

临绥节度使汪朴被他杀败两阵后,便率部退回城中,坚守不战,任他们如何辱骂,就是不肯再出来。

王应魁知道朝廷肯定还有后手,因此并没有松懈,每日派人探听朝廷消息。听闻朝廷一下子出动五十万大军,连边军都调来了,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不免心中一惊,朝廷怕是动了真格的了,他不敢怠慢,急忙召集麾下的将领商议。

高士先道:“官军没什么可怕的,前几日临绥的汪朴,不也气势汹汹的吗?现在还不是像狗一样,缩在城中不敢出来。”

在朝廷大军压境之际,人人都没有必胜的信心,何况这次又有边军参战,但不管成败如何,高士先这番话听着,还是挺鼓舞士气的。

王应魁赞许的看的高士先一眼,笑道:“高兄弟这话不错,朝廷的京营听着唬人,真要打起仗来,哪是咱们兄弟的对手。”

“不错,前几年我随将军入卫京师的时候,那群京营的老爷们,将养的比娘们都白,说起话来都中气不足,我觉得都用不着咱们兄弟上阵,就咱们西北的大风,都能把他们给吹回京师去。”曹威德也出言道。

“哈哈··”

“那就请曹兄弟学一下孔明,也给咱们请上三天三夜的大风··”

王应魁随着众人笑了一阵后,略一举手道。众人知道他有话要说,纷纷安静下来,听候他的吩咐。

这种效果,让王应魁很满意,他向来治军严厉。麾下的兵马军纪严明,战力颇高,这也是他敢据守河东,挑衅朝廷的底气。

“朝廷现在左右难支,国库的底子,都让三关的将门世家掏空了,江南的士绅财阀又不肯纳税,皇帝用李忠吾去强征商税,搞得江南动荡不止,屡屡抗税,连税监都打死了,朝廷不也是没办法,现在咱们打下河东,进可以威胁朝廷,退可以投靠李敬鸿,朝廷的大军要是陷在这里,保不定胡虏又要入关了,到时候咱们一鼓作气,打进京师也不是不行。”

王应魁一番言语,说的麾下诸将人人动容,仿佛顷刻间他们就已横扫朝廷军马,京师的大门已为他们敞开。

鼓舞人心的目的已经达到,看着众人高昂的士气,继续说道:“朝廷虽然有五十万大军,咱们只有不到六万人,看起来差距很大,其实朝廷真正能战的不过十万边军而已。”

他环视了一下帐中诸人,继续道:“就这十万人马,还是在各镇抽调出来的,和汪朴的人马差不多,统兵的赵希善我知道,虽然是员老将,可他的威望还不足以压制各路军马,咱们只要先击溃了赵希善,这场仗就赢了一半了。”

“愿听将军调遣!”诸将一齐起身喝道。

“好,就请曹千校先率部探听一下朝廷虚实,咱们再做打算。”王应魁吩咐道。曹威德领命而去。

赵希善自从离了大营,便率先锋日夜赶路,副将刘松见他面色不善,知道准是又受了朱国成的气,也不便多问,便道:“等这次立了功,好好让这群京营老爷看看,学学咱们边军是怎么打仗的。”

想到朱国成冷嘲热讽的样子,赵希善忍不住一阵火大,还没等他说话,另一个副将周云道:“立不立功先不说,就这样下去,能不能平叛都是两难。”

“慎言!”赵希善喝道:“你在军中多年,怎么说话还是如此不知避讳。”他虽瞧不上朱国成的做派,可人家是世袭功勋,又是京营总督,那是自己能比的。

这次奉命入关,虽说名义上统帅十万边军,可真能听自己调遣的,也就自己带来的本部一万五千人而已,其余的事情,只能尽力周旋。

“有什么可避讳的,就京营的那群废物,真要到了阵前,两下便被冲垮了。”周云不满的说了声,接着道:“朝廷要指望他们平叛,等到胡年嘛月去吧!”

见赵希善也是愁容满面的不言语,周云又道:“咱们国公爷剿了几个蟊贼,便觉得精通兵法了,王应魁的河东军可不是吃素的,听说前几年李敬鸿北上犯边,王应魁奉命出击,和李贼打了四五阵,就是李贼的老五营,王应魁都敢碰两下,别说这群京兵了。”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